絕經前期月經紊亂需小心 可能是子宮內膜炎
圍絕經期月經紊亂、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流血,通常是惡性病變的警報信號,中老年婦女要引起重視。
梁女士今年47歲了,最近一段時間來,平素月經一貫比較規律的她開始出現了月經紊亂的現象,一開始她以為隻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導致的,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後來去了醫院檢查,宮腔鏡下可見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粗,取異常病灶進行活檢,病理的診斷結果出來後,令梁女士極為震驚:原來這月經紊亂不是更年期內分泌紊亂引起的,而是子宮內膜癌惹的禍!由於發現得及時,子宮內膜癌還沒發展為晚期,治療效果較好。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於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其中以50歲以上的絕經婦女為多見。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而且還出現了發病低齡化的苗頭。目前,子宮內膜癌已經成為最常見的女性生殖係統腫瘤之一。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雌激素的長期刺激有著密切的關係,如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綜合征及能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等,均可導致體內雌激素長期處於較高水平,在這種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下,子宮內膜“瘋狂”地增生,最終導致了癌變。這種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還跟現代社會一些女性長期服用某些保健品、滋補品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這些滋補品中大多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同樣也可以對子宮內膜產生不良的刺激。此外,肥胖的女性,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女性,未婚、未育的女性,絕經年齡延遲的女性,有癌瘤家族史的女性等,也都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
子宮內膜癌治療效果的好壞,與是否能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是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早發現是關鍵。對於絕經後出現陰道出血,或尚未絕經的婦女出現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紊亂,特別是已經超過絕經年齡仍未絕經的婦女,就要提高警惕了,千萬不要把這種月經過多或非經期陰道流血當成是“月經不調”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
通常,我們對於絕經後陰道流血患者或圍絕經期月經紊亂的患者,會通過超聲檢查來查看子宮內膜的情況,如果子宮內膜明顯增厚,絕經後一般超過5mm的和未絕經超過15mm,進行診斷刮宮是很必要的,通過病理診斷來區分良、惡性病變,以便及時作出正確的治療方案。
最後,專家提醒中老年婦女要盡早意識到婦科檢查的重要性,尤其是當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陰道流液、小腹疼痛等症狀時,更是要警惕一些婦科疾病的發生。絕經期婦女陰道少量流血,持續時間長,多不是好病;未絕經期婦女月經量大增、經期延長或者月經紊亂,也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