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症不等於是糖尿病 中醫控製血糖分階段
以往中醫常依「消渴症」模式來治療現代的糖尿病,事實上,古代所描述的「消渴症」隻占現代糖尿病的一部分,且病程都偏中後期。主因古代營養狀況差,且沒有儀器檢測血糖值,患者往往罹病多年後,身體狀況漸衰,併發糖尿病腎炎、蛋白尿等,出現身體逐漸消瘦、多尿、多喝等陰虛躁熱的症狀,才會被歸類為「消渴症」。
糖尿病分4階段 消渴症偏中後期
反觀現代,大部份糖尿病患者體質偏胖,當還沒有特別症狀時,就透過儀器檢測出血糖升高,所以出現的症狀並非「消渴症」所能概括。陳建雄醫師指出,目前中醫對糖尿病的病程發展可分為「鬱、熱、虛、損」4大階段:
●鬱/血糖升高的早期,此為「中焦鬱滯」,可適度控製飲食,避免暴飲暴食,以利減輕消化道負擔。此外,生活步調急促、工作壓力等情形導致情誌不調,此為肝鬱氣滯,治宜舒肝解鬱。
●熱/熱是在鬱期沒有適度調整,進一步「鬱而化熱」發展而成,此時期表現為口渴、容易饑餓、便祕、情緒煩躁、失眠等,可依據不同狀況選擇適合的清熱瀉火藥。
●虛/當熱期持續會耗傷氣陰,導致元氣受損,身體由熱轉虛,形成虛實夾雜,治宜一邊清熱、一邊補虛。當進入虛的階段,可能已經出現明顯的痰、濁、瘀阻滯血管等現象。
●損/虛進一步發展,導致經絡髒腑的損傷,出現大小血管的併發症。此時可見肝腎陰虛、脾腎陽虛、陰陽兩虛等證。
適時搭配中藥 穩定血糖
而在經過辨證論治後,依照患者症狀與體質對症下藥,常用藥物如:黃連、知母、石膏、芍藥、烏梅、生地、葛根等,以協助穩定血糖。專家也呼籲,糖尿病患生活的調整很重要,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逐步將偏差的體質調整正常,才能達到控製血糖、預防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