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喝粥養顏又健體
這個時節,機體處於封藏狀態,陽氣不致妄泄,脾胃機能亦較健旺,因此,這時正是養陰滋補的大好時機。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既不宜食用生冷之品,也不宜食用燥熱之品,最宜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如甲魚、黑木耳、藕、芝麻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為了避免維生素缺乏,應攝取新鮮蔬菜,如胡蘿卜、青菜、菠菜及綠豆芽等。冬季是飲食補養的最好季節,民間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尤其是冬至日後進補最好。因為冬至是冬三月氣候轉變的分界線,從冬至之後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在閉藏中含有活潑的生機。此時進補,藥力易於蘊藏而發揮效能,是虛弱主體調養的最好時機。
冬季飲食的營養特點,即增加熱量,在三大產熱營養素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保持在平常的需要水平,熱量增加部分,應提高糖類和脂肪的攝取量來保證。礦物質應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增加熱量可選用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維生素的供給,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如蘿卜、胡蘿卜、辣椒、土豆、菠菜等蔬菜及柑桔、蘋果、香蕉等水果,同時增加動物肝、瘦肉、鮮魚、蛋類、豆類等,以保證身體對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的需要。
冬季是腎主令之時,腎主鹹味,心主苦味,鹹能勝苦。故《四時調攝箋》中指出:“冬日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所以,飲食之味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食辛熱之品,以辛主苦,使之肺氣直達,固實腎氣。冬季雖宜熱食,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勿多食蔥,以免使內伏的陽氣鬱而化熱。冬季切忌吃粘硬、生冷的食物,此類屬陰,易傷脾胃之陽,如腎陽虛者,常易造成中氣下陷、形寒肢冷、下痢清穀等病症。
冬季飲食調養有三宜:一宜粥糜,古代養生家多提倡冬晨起宜喝些熱粥。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溫補陽氣。如若在粳米粥中加點紅棗、赤豆可使人覺周身溫暖,精力倍增。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飯)”的習慣。冬日宜食養心除煩的麥片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補肺益胃的山藥粥,養陰固精的核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調中開胃的玉米粥,滋補肝腎的紅薯粥等。二宜溫熱之品,以取陽生陰長之義。如宜吃牛羊肉、狗肉、桂圓肉、棗、蛋、山藥、豬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次晚餐喝一小杯酒,對中老年人養陰大有裨益。體胖者忌肥甘溫熱厚味。三宜堅果,冬日多吃點核桃、板栗、鬆子、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
冬季,偏於陽虛的食補以羊、雞肉等溫熱品為宜。偏於氣陰不足的人以食鴨肉、鵝肉為好。民間有“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患有腦心血管動脈硬化症者,飲食要注意“低鹽、低糖、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原則,近年來國內外專家證實,多吃魚,適當吃茶油、玉米油、米糠油、黑木耳等,是抗動脈硬化、消除過氧化脂質、延年益壽的重要措施。
不穩定的天氣會使人體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在眾多食品中,粥是最適合在初秋調節胃口,增進食欲的食品。一方麵,粥含水分較高,能在幹燥的季節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而且粥的營養易於消化,對健康有益。因此在飲食上可推行“早喝一碗粥,晚備一碗湯”,喝粥是我國特有的飲食文化之一,適宜初秋食用的粥品有銀耳蓮子粥、栗子粥、南瓜粥、皮蛋鹹肉粥等,喜歡吃火鍋的朋友,初秋可以摒棄燥熱的麻辣火鍋,嚐試粥底火鍋。
山芋粥:山芋與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壓、動脈硬化、過度肥胖等症。
芝麻粥:搗碎芝麻與大米同煮,可治眩暈、記憶力衰退、須發早白等。芝麻50克、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秋季常食,可益壽延年,還可潤肺,是秋季保健粥的佼佼者。對便秘、肺燥咳嗽者有一定療效。
牛肉粥:切碎牛肉與粥同煮,可補脾胃、強筋骨。
烏雞肉粥:烏雞同粳米同煮,加調味,用於高血壓、貧血、營養不良等。
木耳粥:取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潤肺生津,滋陰養胃,補腦強心。
核桃粥:取核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核桃肉20克、米100克。核桃肉洗淨,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萎、遺精,有延衰抗老作用。
枸杞粥:枸杞同粳米共煮,有補腎益血、養陰益目功用。
胡蘿卜粥:取新鮮胡蘿卜切碎,同粳米共煮,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幹燥、口唇幹裂者食用。
栗子粥:栗子肉與粳米共煮,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之功用。栗子50克、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酸痛、關節痛等。
百合杏仁粥: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病後虛熱,幹咳勞咳。
紅棗糯米粥:山藥、苡仁、荸薺、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於病後體弱及貧血、營養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
蓮米粥:將蓮米發漲後,在水中用刷子將表皮擦去,抽出蓮心放清水煮爛,再與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瀉、益腎固澀、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脾虛食少,腹虛帶下、遺精尿頻、心煩失眠、健忘多夢。
菊花粥: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米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時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防治作用。
梨子粥:梨子2隻,洗淨後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有清熱利尿、止渴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