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早茶習俗 廣州早茶 四大天王

編輯:東方女性2015-11-28 11:27食療養生
字體:
瀏覽:234次

  很多人都知道“食在廣州”。其中廣東早茶早已成為漢族民間飲食風俗。廣州人都喜歡飲早茶。但你知道廣州早茶的習俗嗎?廣州早茶裏的“四大天王”是什麼?一起來看看吧。

廣州早茶習俗 其中廣東的首府廣州更是以喝早茶著稱,而廣州人早晨去茶樓喝茶是一種傳統,無 論是家人或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嚐點,潤喉充饑,風味橫生。廣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為講究,飲早茶的風氣也最盛,由於飲早茶是喝茶佐點,因此當地稱飲早茶為吃早茶。

  廣州人把飲茶稱為“歎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傳著“歎一盅兩件”(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廣州人講究“食不厭精”,但點心的價格是高低都有,窮富皆宜。老人可以叫上價格實惠、雷打不動的一盅兩件,有錢的生意人自然也可以來些魚翅漱口。

廣州早茶習俗  廣州早茶“四大天王”

   廣州茶館的“富貴氣派”較重,他們稱茶館為茶樓,一般高3層,底層有六七米高,二三層各高5米左右,舒適清雅。有單間,有雅座,有輝煌的大廳,有雅致的中廳;有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及東南亞式的。茶樓的點心講究精、美、新、巧,種類繁多。

  廣州著名的茶樓有很多,如:陶陶居、成珠樓、蓮香樓、惠如樓、祥珍樓、太如樓等,均為廣州百年老字號茶樓。曾被稱為“二厘館”的茶寮、茶座、茶室則更早遍布於羊城的大街小巷。其中陶陶居已有近百年的曆史, 廣州最古老的茶樓之一,清末時維新變法的領軍人物康有為,在廣州講學時,就常光臨陶陶居,並題寫了“陶陶居”三個字。

  布局別致,以經營中式餅食和茶麵酒菜馳名,在東南亞一帶華僑中享有盛譽。茶樓泡茶十分講究,用紅泥做成的小火爐,燒烏欖核做炭,瓦茶煲內是沸騰的九龍泉水,盅內裝著客人自選的茶葉,還有專人侍候。

  在廣東城市或鄉村小鎮,吃茶常在茶樓進行。例如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樓,圍桌而坐,飲茶品點,暢談國事、家事、身邊事,更是其樂融融。親朋之間,上得茶樓,談心敘誼,溝通心靈,倍覺親近。所以許多即便交換意見,或者洽談業務、協調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也是喜歡用吃(早)茶的方式去進行,這就是漢族吃早茶的風尚之所以能長盛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擴展的緣由。值得注意的是:“吃早茶”並非是飲茶,其實質是上酒樓“吃早餐”而已。 

  廣州早茶“四大天王”

廣州早茶習俗  廣州早茶“四大天王”

  1、點心之王:蝦餃

  廣東人飲茶,絕對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蝦餃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後期的廣州河南(現海珠區)五鳳村,該村一湧二岸,當地人在岸邊捕到鮮蝦後剝其肉,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餡料,以粉裹而蒸之,其汁液不外流且極鮮美,久而久之,聲名鵲起而風行於市,並引進到茶樓食肆,經不斷改良,形狀由角形改成梳子形,細摺封,每隻不少於十二摺,呈彎梳狀,故又有“彎梳餃”之美名。

  後來,蝦餃皮由米粉改為澄麵(小麥澱粉),用大滾水熨熟而成,餡的原料也有了改進,即用合理比例,以鮮蝦肉、肥肉頭(用大熱水熨過,去油增加口感),脫水鮮竹筍尖,豬油加味料組成,以旺火蒸之,從而達到晶瑩通透,餡心紅白雙映生輝的程度。

廣州早茶習俗  廣州早茶“四大天王”

  2、爆口考功夫:叉燒包

  現在我們看到、吃到的叉燒包都有一個特定的造型,就是“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但據考證,自從近代中國從外國入口泡打粉、臭粉等等,才真正有了叉燒包的爆口造型。

  至於叉燒包的餡料,亦相當講究,要以半肥瘦的叉燒粒和叉燒醬混合,而且兩者都要放涼,否則一冷一熱相撞,當中的生粉芡會出水,蒸時被外皮吸收了醬汁,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采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散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廣州早茶習俗  廣州早茶“四大天王”

  3、集南北精髓:幹蒸燒賣

  在20世紀30年代,幹蒸燒賣已風靡廣東各地,近20年來,又傳遍廣西的大中城市,成為嶺南茶樓、酒家茶市必備之品。

  據說,廣州的“燒賣”同北方的“燒麥”係同源品種。最早推出燒賣係列點心的茶樓係惠如樓,由於當時茶樓競爭激烈,惠如樓推出星期美點,為了豐富點心品種,師傅以“燒麥”為藍本,進行精裝化、細碟化改造,從而有了“幹蒸燒賣”。

  幹蒸燒賣有豬肉幹蒸燒賣和牛肉燒賣兩種。其中牛肉燒賣的曆史有七八十年之久。牛肉燒賣的製作方法是:取牛肉去掉筋絡,用刀剁碎後配以肥豬肉粒、薑汁、酒等拌勻,撻至起膠,擠成一個個丸子上碟。每碟兩粒,放進蒸籠裏蒸熟。現在,有配以馬蹄粒、筍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鮮香爽口,肥美不膻。現在廣州也有的高檔茶樓在燒賣裏麵用上鮮蝦肉,這種新式的燒賣做法,味道極其鮮美,口感爽滑。

廣州早茶習俗  廣州早茶“四大天王”

  4、中西潮流:蛋撻

  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就已開始用牛奶、糖、雞蛋以及各種不同的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17世紀蛋撻就已成為了滿漢全席中第六席的一道菜式。早在1920年間,廣州的各大百貨公司為了吸引顧客,每周都會要求百貨公司的廚師設計一款“星期美點”招徠顧客,廣式蛋撻正是在這段時期出現,並逐漸成為廣州茶點的一部分。

  雖然有個洋名字,但做蛋撻多年的何世晃老師傅卻覺得,現在的廣式蛋撻其實還是“中國心”。傳統的廣式蛋撻實際上叫做“蛋砵”,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蛋撻在香港的茶餐廳中日漸受到追捧,為了順應潮流吸引顧客,廣式蛋砵才漸漸更名為蛋撻。

  在廣州飲早茶,“四大天王”必點不可,不容錯過,這樣才不枉真正的吃到地道的廣州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