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給嬰幼兒喂藥呢

編輯:東方女性2012-02-26 13:17生活
字體:
瀏覽:75次
文章簡介:前不久,某地有一個5歲的男孩,因感冒發熱在一家診所診治後,其父親取了藥回家便給孩子喂藥。在喂藥時小兒大哭大鬧,極不合作,父母就將患兒揪住,捏住鼻子,當其張口時迅速將3片藥片送入小兒口內,隨即灌入大量溫水,待嘴裏看不到藥片時才放手。然而這時家長發現,小兒麵色青紫,呼吸困難,於是立即送往醫院。待醫生將要進行搶救時,患兒已經窒息死亡。醫生通過氣管鏡檢發現,小兒聲門緊閉,其間有一片藥片已經潮解,另外兩片藥片則進入了氣管內。麵對死去的孩子,一切已經無可挽回,父母後悔莫及。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使生活中時有發生,需要值得家長們的警惕。

  前不久,某地有一個5歲的男孩,因感冒發熱在一家診所診治後,其父親取了藥回家便給孩子喂藥。在喂藥時小兒大哭大鬧,極不合作,父母就將患兒揪住,捏住鼻子,當其張口時迅速將3片藥片送入小兒口內,隨即灌入大量溫水,待嘴裏看不到藥片時才放手。然而這時家長發現,小兒麵色青紫,呼吸困難,於是立即送往醫院。待醫生將要進行搶救時,患兒已經窒息死亡。醫生通過氣管鏡檢發現,小兒聲門緊閉,其間有一片藥片已經潮解,另外兩片藥片則進入了氣管內。麵對死去的孩子,一切已經無可挽回,父母後悔莫及。但這種情況在現實使生活中時有發生,需要值得家長們的警惕。

  我們知道,呼吸道是傳送氣體的通道,臨床上通常將呼吸道分為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和下呼吸道(包括氣管、支氣管和肺內各級支氣管)。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叉通道,其前方自上而下同鼻腔、口腔和喉相通。喉的上方附著一片形似槐樹葉狀的會厭軟骨。當正常吞咽時,會厭軟骨關閉,(以防止異物進入氣管),食物進入食道;呼吸時,會厭軟骨開放,空氣進入氣管。小兒喉部狹窄,成漏鬥形,聲帶、氣管和支氣管黏膜柔嫩,血管豐富。由於小兒喉頭保護性反射功能還未發育成熟,在哭鬧、驚恐、深吸氣時,會厭軟骨來不及關閉,藥物極易進入氣管。在藥物進入氣管之前,由於聲門的保護性作用,藥物被阻於聲門部。如果這時再接著一次深呼吸,藥物就會通過聲門進入氣管,立即產生嗆咳。嗆咳往往能使藥物不斷撞擊聲門和氣管,使聲門和氣管發生痙攣,造成呼吸道堵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那麼,應該如何正確給嬰幼兒喂藥呢?如果是散劑、片劑或丸劑,可研細後溶於水,製成藥湯給小兒喂服。若是不能溶於水的藥物,則可把藥物和糖攪拌均勻後給小兒服下。味道特別苦的藥物,如素等,可先在小勺內放些糖後再放藥,不攪拌直接倒在孩子嘴裏,用溫水迅速送下。如果是中藥湯劑,則水不易過多,還可在湯藥中加入少許冰糖或蜂蜜濃縮成糖漿,一劑藥分4~5次,根據患而不同年齡選擇適宜的方法和體位喂藥。

  小於6個月的嬰兒可用奶瓶喂藥,即把調好的藥液或湯藥裝進奶瓶,給患兒吸食。待藥喂完後,再喂少量溫水。較大一點的嬰兒可用湯勺喂藥。喂藥時,讓小兒側身,將調好的藥物用勺從孩子的一側嘴角慢慢喂進。必要時還可以用勺輕壓一下小兒的舌頭,以便於吞咽。

  1歲左右的小兒喂藥比較困難,因為患兒看見大人把藥拿來,就會將小嘴閉得緊緊的不肯張開。此時可以先喂一些糖水,然後迅速喂一勺藥,在孩子還沒來得及因藥味苦而反抗時,再喂一些糖水。如此重複幾次將藥喂完。

  對給不能很好配合的幼兒喂藥時,最好取臥位,讓起頭部頭稍偏向左側並固定,然後用壓舌板或小勺柄輕輕壓住小兒的牙齒,將勺緊貼口腔輕輕將藥物灌入。服完藥後,抱起小兒輕輕拍打其背部,排出空氣,避免小兒將藥物吐出。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在給小兒喂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嗆咳應立即停止喂藥,以免藥物嗆入氣管。給哺乳期患兒服藥,應在其吃奶前,不能將藥物和乳汁混在一起服用,以免發生凝結反應,降低藥物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