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的由來(圖)
當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時定為“黃經零度”,即春分點。從這裏出發,每前進15°就為一個節氣,從春分往下依次順延,清明、穀雨、立夏等。待運行一周後又回到春分點,此為一個回歸年,合360°,分為24節氣。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12個月裏麵。
在古代,為了讓農民通過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古代曆法學家規定: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12等份,稱為中氣,再將兩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此為24節氣的來源。然而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某處真實的氣候狀況。從清代開始,才另定以春分點為0°,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定為一個節氣或中氣,現在的中氣和節氣統稱為“節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24節氣與季節、溫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聯係,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候進行觀測、探索和總結的結果。它起源於我國的黃河流域,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能用土圭(在平麵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通過長短來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期間,24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製訂的《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收入曆法,明確了24節氣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