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插柳枝 清明節的來曆和風俗介紹

編輯:東方女性2021-04-02 16:57生活百科
字體:
瀏覽:100次
文章簡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非常多,每個不同的節日又都有不同的習俗,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些節日習俗到底有些什麼含義,譬如:清明節。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插柳枝?清明節為什麼要放風箏?清明節為什麼要蕩秋千?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非常多,每個不同的節日又都有不同的習俗,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些節日習俗到底有些什麼含義,譬如:清明節。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插柳枝?清明節為什麼要放風箏?清明節為什麼要蕩秋千?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距今為止已有2000多年曆史了,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隻有清明。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有:掃墓祭祖、禁火、吃寒食、踏青、植樹、放風箏、插柳、鬥雞、射柳、蹴鞠、蠶花會等。

  清明節插柳枝習俗

  據了解,這是為了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嚐百草"的神農氏,也有說插柳戴柳是為了辟邪驅邪,還有傳聞說是當年晉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複生,於是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紀念,群臣紛紛效仿,相沿成習。

  清明節放風箏習俗

  清明節放風箏的曆史十分悠久,可追溯到古代的巫術。據說,古人認為清明放飛的風箏可以帶走邪氣與晦氣,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而世界上第一個風箏(紙鳶)便是由著名工匠魯班(春秋時代)製作的。

  清明節蕩秋千習俗

  唐宋時,蕩秋千被稱為“半仙之戲”,《荊楚歲時記》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會把長繩拴於高大的樹叉上,女子穿著五彩繽紛的豔麗服裝坐在上麵,前後擺動,在空中起飛蕩漾,尤其是清明時期蕩秋千極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