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沒有外界的安全感也可以自己製造安全感(2)

編輯:東方女性2019-05-22 16:54心理健康
字體:
瀏覽:176次

  同樣,那些成長於動蕩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則在性格和內心中繼承和內化了不安全的外部的環境。而這種安全感的缺乏導致她們的整個一生都在不斷的在他人以及和他人的關係中尋求安全感。

  遇到能夠永遠作為穩定和安全的象征的家庭和父母是人生中的幸事,而如果沒有遇到或者甚至所遇父母帶來的隻是恐懼和傷害,我們需要的則不是一味的在他人身上或者其他關係中尋找曾經缺失的安全感,而是嚐試自己給自己提供和製造安全感。

  我們所說的安全感其實更像是一個永遠無條件接納、傾聽、回應並且歡迎我們容器,很多家庭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但是即使是那些有幸擁有這樣的家庭的人在在成年之後可能也會覺得家庭已經無法再承擔這樣的角色。

  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安全之地。這個地方它並不一定必然是存在的實體。由於個體的差異它有著多種不同的形式。但是所有安全之地的共性則在於它能夠滿足和安放我們的所有情感,尤其是那些不被理解,不被接納,不被看見的情感。它可能是文字,可能是音樂,可能是刺繡,可能是攝影,也可能是一隻布偶熊,是任何能能夠讓我們安放自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