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殘黨的福音,再也不會被龍蝦殼欺負哭了
小龍蝦季節又到啦!前一陣的小龍蝦都還是軟殼的,結果這一周的小龍蝦殼都變硬了!好多朋友開始哭鬧起來,這麼硬的殼,不是戳壞手指就是崩了牙齒,可怎麼辦好呀!誒,剛好,鍾大廚從加拿大看到了能剝出完成鼇蝦的黑科技,我們一起看看吧
以前經常聽人說,吃大閘蟹的高手吃完蟹還能把殼拚回去。最近在加拿大,親眼見識了工業化生產龍蝦肉,工人們可以把剝出來的肉拚回去!
這就是海裏捕撈的大龍蝦,俗稱波士頓龍蝦,又稱緬因龍蝦,學名是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 。這種蝦和小龍蝦是遠親,但價格貴多了。龍蝦當然是活的最好,賣得也貴,但要長時間儲存和遠距離運輸,冷凍龍蝦肉更方便,因此龍蝦工廠要把一部分龍蝦做成凍肉。
▐ 高壓壓碎龍蝦殼
下麵圖中藍色的塑料柱狀體裏麵有個細長的袋子,將龍蝦塞進去後灌水、封口。接著將這個袋子送到一個高壓處理機器裏,利用強大的水壓將龍蝦殼壓破,然後拿到生產線上剝肉。
▐ 腿肉壓出來
剝肉主要是手工操作,也需要用一些簡單工具輔助。龍蝦有8隻腳(大夾子不算在內的話),雖然肉不多,但收集起來做成肉醬還是很不錯的。這兒用到的機器是兩根滾動的金屬杆,工人把龍蝦腳放進去,通過金屬杆的碾壓將肉擠出來。
▐ 內髒吸出來
龍蝦尾先用手剝出來,然後工人用一個類似吸塵器的東西吸內髒、腸子,我偷偷給這個工人起了一個外號,shit sucker(吸屎人)。當然,我沒敢告訴她...
▐ 肢節也不放過!吹出去
龍蝦鉗子中段和末端的那些肢節不容易剝,工人用一個噴氣的管子將裏麵的肉吹出來。
前麵看到的那隻拚成整隻龍蝦的肉,其實未必是同一隻龍蝦的肉,隻是拚成一隻龍蝦的樣子罷了。不過這種操作之下,其實肉基本都搞出來了。
▐ 包裝冷凍抽真空
剝好的龍蝦肉需要立即包裝、抽真空並冷凍,下麵這個大冰箱是-80℃超低溫冰箱,可以迅速將龍蝦凍住。超低溫的目的是讓水分在結冰的時候不會形成大的冰晶,這對於保持蝦肉的肉感十分重要,目前高檔海鮮冷凍都是這種方式。凍好的龍蝦就可以長期儲存並賣到世界各地啦!
龍蝦在當地的價格不算貴,如果有機會去加拿大,可以體驗一下,活的大約9加元1磅(差不多50元人民幣一斤)。在國內,你也可以通過電商渠道買到加拿大活龍蝦或熟凍龍蝦。
據加拿大人說,兩者味道、口感差不多,尤其按中式做法調味以後更是沒有明顯差別。要不你兩個都試一下,說不定高級吃貨的舌頭和加拿大舌頭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