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得罪中國的下場 蒙古或要走上絕路

編輯:東方女性2017-09-26 17:34小吃
字體:
瀏覽:49次

(一)

 

真是不作不死,最近這幾天,一個鄰國又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

 

這個鄰國,就是蒙古國,中國鄰國中最特殊的一個。

 

以前是中國一部分,現在獨立了,但經濟卻又高度依賴中國。隻是有時,卻還對中國各種兩麵三刀,包括新年期間鬧出的邀請大和尚事件。

 

但讓蒙古國傻眼的時候,在最需要好好過日子的時候,政府沒了,錢也沒了。

 

綜合媒體的報道:

 

第一,蒙古國內鬥在加劇。去年剛上台的總理額爾登巴特,執政剛剛滿一年,前幾天被國會指責腐敗和濫用職權,被趕下台了。更糟糕的是,一看到這種混亂局麵,IMF也慌了,這別是一個無底洞啊,後續貸款必須馬上暫緩發放。



 

第二,蒙古國很抓狂,沒錢了,國家就沒法運轉了。更何況,那麼多舊債,利息需要還啊。利息不還,國家信用評級再下降,借錢都沒地方借了。總算,大和尚事件平息後,IMF和中國伸出了援手,答應給55億美元,按理說應能渡過難關,但內訌讓錢又沒了。

 

第三,蒙古國也確實已被逼到了懸崖邊上。有外電報道,為了籌措更多現金,上至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最近幾個月都在勒緊褲腰帶,每個公民都有捐款要求,比如,8歲的孩子應該捐1000圖格裏克(約0.4美元),30歲以下人士應捐2.2萬圖格裏克(約9美元),而這位經濟學家建議50歲的人士捐款20萬圖格裏克(81美元)。一些“愛國”人士含淚捐出自己的存款、黃金、首飾乃至馬匹。

 

第四,這些錢還不夠,怎麼辦?蒙古國想出了一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新上任新總統巴特圖勒噶就下令,從724日起的49天內,所有擁有離岸賬戶的政治家、公務員及相關人士,“必須將資金轉入蒙古國銀行,對於拒絕完成要求的人,將啟動調查,依法追究責任”。也就是,所有蒙古國公職人員,不得開設任何海外賬戶。這一招比很多國家更狠!



 

今年,是內蒙古建立自治區70周年大慶,在內蒙古人很懊悔又胖了一圈的時候,蒙古國這個鄰國卻在勒緊褲腰帶!

 

(二)

 

一個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一個全國人口(300萬)比不上中國一個中等城市的國家,一個緊挨中國可以老搭便車的國家,淪落到現在這種狀況,其實也是咎由自取。

 

很多時候,更可以說是不作不死。

 

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蒙古國GDP還保持兩位數高增長,2011年經濟增幅達到了17.3%,這麼高的增長率,甚至遠遠將中國拋在了後麵。蒙古國信心大增,甚至認為自己將很快實現其“草原加拿大夢”。

 

哪知道到了2015年,蒙古國經濟出現了崩盤。當年經濟增長畏縮到隻有2.3%2016年隻有0.1%,全亞洲倒數;今年最多,也就在2%

 

數據顯示,2011年,蒙古國全年外資流入達46.2億美元,而201616月僅有區區0.35億美元。

 

蒙古國經濟一度欣欣向榮,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搭了中國經濟的便車。銅、煤、黃金等礦藏源源不斷輸往中國,大宗商品的牛市,中國土豪的爆買,讓蒙古國賺得盆滿缽滿。



 

即使在2016年,蒙古國對中國依賴度仍達到了60%,其對外貿易總額為83億美元,但與中國貿易就有50億美元。

 

這麼依賴中國,但有時卻很不待見中國。


可以說,蒙古國經濟隨後一落千丈,固然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影響,這一點確實非蒙古國所能掌控,但政府的一係列民粹主義做法,幾乎將外資“趕出了”蒙古國。



 

2012年,信心膨脹的蒙古國出台了《限製外國投資法》,將礦業、金融、通信等領域設為關係國家安全的戰略性領域,不用多說,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企業。

 

這個領域,不能投資;那個合同,不能履行。這種歧視性態度,導致大批外資公司撤離蒙古國。隨後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更讓高度依賴礦藏出口的蒙古國經濟一落千丈。

 

為挽救經濟,蒙古國又拚命增發貨幣,這又導致本幣暴跌,外資紛紛出逃。美國國務院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5年第一季度,蒙古的外國直接投資暴跌了85%

 

蒙古國終於嚐到了歧視中國資本的惡果,政治上的惡鬥、治理上的糟糕、貪腐的盛行,使這個人口不多、資源豐富的國家,淪落到和委內瑞拉、尼日利亞相同的困境。

 

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去年,在與中國談判獲取援助的關鍵時刻,蒙古國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邀請大和尚到蒙古國訪問。

中國不得不采取了一係列報複措施,尤其是中止援助談判和限製煤銅進口,迫使蒙古國外長今年初向中國保證:不會再允許大和尚訪問。

 

明明在最需要中國幫助的時候,還偏偏最不在意中國的警告,逼得中國拉下臉來,才感受到了痛處。如果沒有這檔事,估計也不用蒙古國全民募捐還債了。

 

蒙古外交挺失敗的,但中國外交也挺挫敗的。

 

(三)

 

但蒙古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靠近中國。

 

中國一把手第一次說歡迎世界各國搭中國的快車、便車,就是在蒙古國,也正是2014年那次訪問中,他還特意彎弓射箭,讓人浮想聯翩。



 

毫無疑問,蒙古國隻要修正態度,將成為第一個受益的國家。

 

其實,在這個世界,讓中國慷慨援助,並不是太難,尤其是一些鄰國,隻是蒙古國實在是一個另類。

 

在這個國家,去年還曝出中國人被侮辱下跪的事情,而且,商店招牌上隻允許使用蒙古文和英文,其中的意思,相信中國人應該都心知肚明。

 

自然稟賦等各方麵條件這麼好的蒙古國,最終淪落到沒有國際援助經濟必然崩潰,教訓也是慘痛的,最後,再總結幾點意見吧:

 

第一、不作不死,150多萬平方公裏,300萬人口,經濟到崩潰邊緣,充分說明政府科學治理的重要性,亂折騰、翻燒餅,貪腐盛行,不遵循市場規律,每屆政府平均壽命不到兩年,最後隻能是自討苦吃。

 

第二、蒙古國隻有中國幫助才能走出困境。但中國也要吸取教訓,不慷慨不好,太慷慨對方就不珍惜。不讓蒙古國知道點痛處,不讓他們收拾起排華情緒,待到危機緩解,老毛病估計還會再犯。印度蒙古國最近頻繁相互送秋波,就是一個例子。

 

第三,蒙古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但內蒙古經濟有困難但仍充滿生機,也進一步證實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生命力。跟著俄羅斯(蘇聯)走,隻能是死路一條,不管普京在蒙古國多麼熱淚盈眶;跟著中國走,融入中國經濟,這才是蒙古國的最佳選擇。

 

沒有尊重,就換不來鄰國的尊重。但沒有懲戒,有時更多的是輕慢、侮辱,而不會是尊重。

 

還是那句話:蒙古外交需要反思,中國外交也需要反思。

 

當然,所有前提,就是中國必須先辦好自己的事情!

 

對於中國人來說,蒙古是一個特殊的國度。因為曆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蒙古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於中國人來說,蒙古又是一個陌生的國度。

 

我們對這個與中國有4000多公裏邊境線的鄰國,是那麼無知,以至於國內有些人還在一廂情願地談論“回歸”的可能。“回歸,是100%沒有可能的。”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在蒙古的中國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容置喙。關於蒙古大呼拉爾第43次討論回歸中國的議題,也純粹是好事之徒的畫餅充饑。現實情形是,蒙古人拒中國千裏之外尚且不及,又何談投懷送抱呢?



 

“想知道中國人在蒙古人的心裏是什麼位置嗎?日本人在中國人心裏是什麼樣,中國人在蒙古人心裏就是什麼樣。”一位在蒙古生活了多年的朋友這樣跟我說。

 

中國人在蒙古的真實境遇

 

到過蒙古的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有過不愉快的經曆。我去蒙古之前,朋友就告誡我說,自己一個人要小心,特別是晚上的時候,要離街上的醉鬼遠一點兒。

 



Idres Guest House酒吧的老板曾經對我說:“我從不接待中國人,因為你分不清誰是生意人,誰是旅行者。”他很坦誠地當著我的麵表達自己對中國商人的厭惡感。

 

中國在蒙企業是這種抵觸情緒的最大受害者。山東正元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向我提及,20032005年間,正元公司在蘇赫巴托省開發金礦時,當地的環保警察與縣長經常會來找麻煩。2006年在公司另外一個項目場地,地方環保警察讓所有中國工人站成一排,在太陽底下站著,自己則坐到蒙古包裏喝起酒來。“這是一種侮辱,但我們又不得不忍氣吞聲,其他的外資企業便不會受到這樣的對待。”正元公司負責人李德亮對此表示無奈。

 

在烏蘭巴托,曾有多名中國勞工向我傾訴自己在蒙古被打被抓的遭遇。我在二連浩特的一個朋友也曾親口告訴我,前幾年他曾在蘇赫巴托廣場被小偷偷去手機,誰知追到小偷後卻被當地警察帶到警察局,小偷被放走,自己反而挨了打。

 

在蒙古的中蒙混血兒,一般不會主動對別人談及自己的中國血統,特別是有中國血統的蒙古官員對此更是諱莫如深,因為這是斷送政治前途的危險舉動。

 

我在蒙古時值奧運,現任僑協會長李有生對我說,中蒙選手爭奪射擊金牌時,蒙古選手手槍出現問題,當時電視台主持人脫口而出,是不是中國人搞得鬼?一家大眾媒體的主持人在毫無調查的情況下,口無遮攔,無疑是不負責任的。然而這“脫口秀”的背後,卻有著更深層次的動因。

 

蒙古人對中國人的種種不友好,蒙古媒體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往往將集於一點的事情渲染成一個麵,以至於中國大使館不得不做一些公關工作來維持中國在蒙古的形象。然而,如果當地報紙做了關於中國的正麵報道以後,往往不久就要再做對應的負麵報道進行中和,由此可見其國內讀者的社情民意。蒙古的政黨同樣如此,在議會選舉中,反華往往成為選舉的政治籌碼。在一個所謂民主國家,這至少反映了當地民眾的好惡。

 

在蒙古如此的輿情之下,中國民間要求蒙古回歸的民族主義者們,無疑缺少更深層麵的思考。既不知己,也不知彼,隻顧自己在網上自說自話,有時隻能幫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