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的最佳品薏米的副作用有哪些
薏米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幹燥成熟種仁。秋天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幹。打下果實,再曬幹,除掉外殼,黃褐色種皮和雜質,收集種仁。

薏米的味道和大米很像,而且比較容易消化,可以用來煮粥等等。
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濕。
由於薏米營養豐富,對於久病體虛、病後恢複期患者,老人、產婦、兒童都是比較好的藥用食物,可經常服用。
薏米用來滋補和治病的作用都比較緩和,而且不傷胃,對脾胃也有好處。
據報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是一種抗癌劑,能抑製艾氏腹水癌細胞,可用於胃癌及子宮頸癌。
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還有降壓、利尿、解熱和驅蛔蟲的效果,適用於高血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
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脫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薏米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利濕
薏米有利濕的作用,還有清熱的功效,對於消渴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2、解熱、鎮靜、鎮痛
薏米中的薏苡素對菌體複合多糖類引起的發熱有較好的解熱效果,有較弱的中樞抑製作用,對大鼠有鎮靜功效;對大鼠的鎮痛作用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
3、降低肌肉收縮

薏苡仁油對蛙的橫紋肌和運動神經末梢,低濃度呈興奮作用,高濃度呈麻痹效果。
薏苡仁油的飽和脂肪酸能阻止或降低橫紋肌的收縮作用,能減少肌肉的攣縮,並縮短疲勞曲線。其作用點不在神經,而在肌肉部位。
4、降血糖、血鈣、血壓作用和抗利尿
兔皮下注射薏苡仁的乙醚提取物(薏苡仁油),可使血糖值和血鈣值降低。
5、增強免疫
用薏苡仁酯提取含甘油三酯的部分對土撥鼠灌服,對腹腔滲出液中細胞產生的IL-1有明顯的增強作用,並使巨噬細胞產生並分泌IL-l。對健康人末梢血單核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有顯著的增強作用。說明薏苡仁對體液免疫有增強作用。
薏米的副作用
1.因為薏仁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製不適宜長期服用,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2.薏仁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唷!
3.薏仁雖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畢竟隻是一種保健食品,不能當作藥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狀的患者,還是要找醫生治療,千萬不可以自行食用薏仁來治療!
注意事項

由於薏米化濕滑利的效果顯著,會使身體冷虛,因此遺精、遺尿患者、虛寒體製不適宜長期服用,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薏米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唷。
薏米雖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畢竟隻是一種保健食品,不能當作藥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狀的患者,還是要找醫生治療,千萬不可以自行食用薏仁來治療!
脾約便難及妊婦慎服。
《本草經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濕者忌之。妊娠禁用。"
《本草通玄》:"下利虛而下陷者,非其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