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的營養價值 海蜇的食療價值和吃法
海蜇的基本介紹
海蜇還可以叫做海蛇,是一種生長在海洋中的大型暖水性動物。海蜇一般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的比較廣泛。在中國可以見到的海蜇有三種,口腕處僅有絲狀體的食用性海蜇,還有一種棒狀海蜇,以及黃斑海蜇。
生活在海中的一種腔腸軟體動物,體形半球狀,可食用,上麵呈傘狀,白色,借以伸縮運動,稱為海蜇皮,下有八條口腕,其下有絲狀物,灰紅色,叫海蜇頭。
腔腸動物。傘部隆起呈饅頭狀,直徑達五十厘米,最大可達一米,膠質較堅硬,通常青藍色。觸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許多瓣片。廣布於中國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並可入藥。
外形特征
為海生的腔腸動物,隸屬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屬。蜇體呈傘蓋狀,通體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黃色,海蜇傘徑可超過45厘米、最大可達1米之巨,傘下8個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盤的次生口),下部是口腕部,垂掛著許多須狀物,稱作腕或觸手。
在海蜇的下方口腕處,存在著許多棒狀以及絲狀的觸須,在觸須上邊有密集刺絲囊,就是這個物質可以分泌毒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在觸及小動物時,釋放毒液麻痹對方,得到自己的食物。
海蜇的營養
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據測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質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海蜇還是一味治病良藥。我國醫學認為,海蜇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之功效。加工後的產品,稱傘部者為海蜇皮,稱腕部者為海蜇頭,其商品價值海蜇頭貴於海蜇皮。
海蜇是人們喜歡吃的一類水產品,經常作為家庭菜肴享用。除此以外,海蜇還可以藥用,在古書上就有記載:海蜇“性暖補”。據研究分析表示,海蜇對於高血壓和哮喘以及胃潰瘍的治療,均有不錯的效果。
生活習性
海蜇的運動主要靠內傘的環狀肌有節奏的舒張和收縮。環肌收縮時,將傘體下腔的海水擠壓出去,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蜇體朝傘頂方向前進。海蜇的運動晝夜不斷,成體在靜水中的遊泳速度4米/每分鍾~5米/每分鍾。由於海蜇遊泳能力弱,大風、潮汐和海流等對其水平分布有一定影響。
但海蜇具有發達的水管係統和靈敏的感覺器,所以能在不同水層作垂直運動,風平浪靜的黎明和傍晚,多雲的白天常遊到水域上層;大風、暴雨、急流、烈日和夜晚多遊水域下層。
食性海蜇在浮浪幼蟲階段不攝食,至變態為4觸手螅狀體幼蟲時才開始攝食。觸手是捕食器官,以小型浮遊動物為食。碟狀幼體具有1個方形口,攝食小型浮遊生物;隨著生長發育口腕形成,大約發育到傘徑20毫米時,中央口封閉,為幼蜇。
幼蜇至成長為成體階段的攝食,是以口腕和肩板上出現的許多吸口來攝食小型浮遊動物。其餌料種類很多,主要為橈足類、枝角類、介形類、漣蟲類、端足類、纖毛蟲類、貝類幼體和其他浮遊動物幼體。
用食小心
早在明代,漁家就已經懂得新鮮海蜇有毒,必須用食鹽、明礬醃製,浸漬去毒濾去水分,方可食用。然而,古往今來,南粵海邊漁家為貪海鮮美味,食鮮海蜇而引致中毒者也屢見不鮮。另外,海蜇也和其它海產品一樣,很容易受到諸如嗜鹽菌等細菌的汙染,致食涼拌海蜇絲引致細菌性食物中毒。廣東省江門市一家大酒店就曾發生過一起73人因食涼拌海蜇而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事故。
冬季是腸道疾病容易發生和流行的季節。前車之鑒,生拌海蜇絲務應認真處理,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衛生,做好防蠅、防塵、防汙染等工作,最好是切絲之後再用涼開水反複衝洗於淨,晾幹,以預防食物中毒。
預防海蜇蜇傷
預防海蜇蜇傷最重要之處在於避免與海蜇接觸,尤其是作業漁民要做好個人防護,切勿麻痹大意。捕撈時盡量用工具而不直接接觸海蜇須,有特異敏感體質的人應禁止下海作業。海濱旅遊地在海蜇汛期應設浮標欄網,並在海邊建立醒目宣傳警戒標誌,並配合防傷害的科普教育宣傳廣播,以提高遊人自我防護的知識和能力。
下海遊泳或在海中乘船者若發現海蜇千萬不可碰觸,更不能捕撈,因在海上一旦發生意外,更不易搶救。一旦被海蜇蜇傷,傷者切不可驚慌,隻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一般都能較快好轉和痊愈。反之,如果被蜇傷者舉措失當或大意麻痹,則易出現溺水、跌傷或因救治不及時而發生危險和加重病情。
海蜇的營養價值
海蜇又名水母,是一種海洋生物。我國是最早發現海蜇食用價值的,海蟄皮是一層膠質物,營養價值較高,海蟄頭稍硬,營養膠質與蟄皮相近。那麼,海蜇的營養價值以及食用方法怎樣,下麵由小編來詳細介紹一下。
海蜇是水母的一種,它身體的上半部是傘狀的,也就是我們製作海蜇皮的部位,在傘狀下方有一個開口,這部分我們稱口腕部,也就是製作海蜇頭的部分。因為海蜇製品通常都經過鹽漬的處理,所以會比較鹹,在吃以前,必須要多洗幾次,鹹味才不會太重。
海蜇有以下營養
1. 海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尤其含有人們飲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種重要的營養食品。
2. 含有類似於乙酰膽堿的物質,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3. 所含的甘露多糖膠質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功效。
4. 海蟄能軟堅散結、行淤化積、清熱化痰,對氣管炎、哮喘、胃潰瘍、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益,並有防治腫瘤的作用。
從事理發、紡織、糧食加工等與塵埃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常吃海蟄,可以去塵積、清腸胃,保障身體健康。
海蜇的營養成分
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據測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質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海蜇還是一味治病良藥。
祖國醫學認為,海蜇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降壓消腫之功。加工後的產品,稱傘部者為海蜇皮,稱腕部者為海蜇頭,其商品價值海蜇皮貴於海蜇頭。
海蜇清熱,化痰,消積,潤腸。治痰嗽,哮喘,痞積脹滿,大便燥結,腳腫,痰核。
一般吃海蜇的時候,都是作成冷盤或涼拌,那是因為海蜇隻要經過加熱,就會開始變硬,而且它的肉質非常特殊,變硬之後,韌度會大增,有時候根本就很難咬斷。
所以才會用冷盤的方式處理。如果要用熱食的方式,那麼拌炒的時間要盡量縮短,通常是所有材料都已經下鍋塊煮熟之後,再把海蜇加入,稍微再炒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海蜇不適合煮湯,因為湯的熱度一定沒有辦法維持海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