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腸粉的做法是廣東的早點之王 為什麼北方卻少見
南方人肯定吃過很多版本的腸粉,就我所知廣東地區和它的鄰居福建地區,腸粉做法味道就區別很大。雖然說正宗的腸粉來自廣東,但經過改良的“福建腸粉”也別有一番味道。可見,美食在傳播的過程中會融合當地老百姓的飲食習慣做些調整。
廣東的早點腸粉算得上南方最有靈魂的早餐之一。對北方人的口味而言,它不像大多數的南方早餐、茶點,而是味道足,可以加醋加辣的那種。但為什麼走不到北方呢?先不說分量小、吃不飽又貴,這樣會造成大家誤解北方人:能吃!
從食材的角度來回答一下,為什麼腸粉走不到北方。
1、腸粉皮的原料
腸粉皮是用米漿來做的,原材料是大米。南方很多點心都用大米粉。這點就和北方不同,北方幾乎家家有麵粉,原料是小麥。糯米粉、大米粉都是偶爾會采買的“麵粉”種類。
南方的“麵粉”就多種多樣,你不會在南方人家裏發現一袋“麵粉”,除非是餐飲店~
大米粉這種原材料在北方還沒有成為經常食用的種類。餐飲小吃如果做腸粉的話,就需要大量準備大米粉,以備製成米漿用來做腸粉。小本生意的小吃店不會冒這個風險去準備腸粉這個“新品”。大的早餐店,不需要腸粉也能生意紅火,所以推廣腸粉,對“早餐”意義不大。
2、肉餡
腸粉的肉餡非常細,不同於北方的餃子餡、包子餡。肉餡的配料也不同,根據腸粉的口味,可以做豬肉、牛肉、蝦等,裏麵的蔥、薑、醬油、耗油比例不一樣,味道側重點就不同,這個倒是可以“入鄉隨俗”,做成北方口味。可是麵皮和肉餡的混搭效果如何,咱沒試過就不知道了。
3、醬汁
腸粉出鍋後需要在加上調味的醬汁,醬汁大大的決定了腸粉好吃與否。同樣都是在廣州賣腸粉的,醬汁調的味道不同,買賬的客人量就不同。有的會絡繹不絕,有的會無人問津……這個可以和北方豆腐腦(南方稱豆花)的鹵結合起來理解。
3、工具
製作腸粉的工具最常見的是抽屜式的那種蒸箱,一層就是一份的量。可以額外根據喜好、飯量,加肉、加蛋等等。這個工具通用性不強,在北方少有人用,如果突然不想做腸粉了轉手會比較困難。不像煎餅,那個工具用途廣,可煎可炒,二手的也很多人買。
4、習慣
北方長期的習慣是早餐吃包子、油條、油餅,喝粥、豆腐腦、豆漿,或者是吃麵條。工作日的早上匆匆忙忙,第一反應肯定是自己長期以來習慣的早餐,即便看到“腸粉”可能也沒時間去思考:我買份腸粉。退休的老年群體,更是長期飲食習慣傾向,固定選擇早餐種類。
雖然腸粉好吃,但在北方人的觀念裏,那是偶爾吃的一類食物,想要代替心目中早餐的位置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