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項鏈怎麼清洗 銀項鏈為什麼會變黑

編輯:東方女性2016-07-22 17:11生活百科
字體:
瀏覽:634次
文章簡介:眾所皆知,銀首飾佩戴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變黑的現象,但為什麼變黑卻讓許多人而疑惑,那麼銀首飾為什麼變黑?銀項鏈又該怎麼清洗?下麵是東方女性網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相關資料,一起看看吧。

  為什麼銀首飾會變黑呢?

  銀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空氣和其它自然介質中的硫和氧化物等對銀都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因為氧化後的氧化銀和硫化銀都是黑色的,所以,銀首飾在放置或者佩戴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一些微小的黑斑(氧化銀)或者黑膜(硫化銀膜),時間長了,隨著黑斑和黑膜的的擴散,銀首飾就慢慢的變色,嚴重的甚至會變成黑色。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銀首飾變黑的原因,因此銀飾品變黑是正常的自然現象。現在我們知道了,銀首飾變黑是因為同空氣中的某些物質產生了化學反應造成的,所以,一般的衝洗是無法去除銀首飾表麵的黑色的。

  變黑後的銀首飾清洗主要有物理和化學2種辦法。

  物理洗白方法的原理就是利用介質中的小顆粒將銀首飾表麵的氧化膜摩擦去除,相當於給銀首飾剝了一層皮。

  具體的方法主要有:

  1、用牙膏和牙刷來擦洗。

  2、將口紅塗到布上再擦拭銀飾,最後用水衝洗的方法。

  3、用塗改液塗在銀飾品上,在塗改液沒有幹前用布擦銀飾。

  化學洗白方法相對簡單,其原理就是通過化學中的還原反應,將銀首飾表麵的氧化膜破壞掉,相對物理的方法來說,化學的方法比較簡單,而且不會再銀首飾上留下劃痕,更加適合我們在日常生活的使用。

  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1、用可口可樂浸泡,可樂中含有碳酸,浸泡時間為12個小時。

  2、用燒菜用的醋來擦洗,醋裏麵含有醋酸。

  3、用隔了夜的茶浸泡,隔夜茶中有草酸這種物質。

  4、用擦銀布擦拭,擦銀布上麵有去除氧化銀的化學成分。

  5、用洗銀水泡上一至兩分鍾,再用大量清水衝洗,洗銀水你可以在淘寶的起航網絡商城裏找到,一家專業的收藏用品商店。

  銀項鏈的保養方法:

  1、佩戴925銀項鏈時不要同時佩戴其他貴金屬首飾,以免碰撞變形或擦傷。

  2、避免接觸水汽和化學製品。

  3、一般戴完後把它用棉布擦幹淨,放到首飾盒或袋子裏密封保存。

  4、已經氧化變黑了,可以用軟毛刷子沾牙膏刷洗;也可用手搓香皂或清潔劑等方式清洗。

  5、做舊工藝的銀首飾,使用用擦銀布擦拭或者用牙膏揉洗處理即可回複光亮,切記不能使用洗銀水清洗否則會毀壞上麵的做舊工藝。

  6、要正確地對飾品進行清洗,按正確方法佩戴。

  如何選購銀項鏈

  第一:要注意鏈扣的形式和質量,國內玉石項鏈扣的形式常見的有螺絲扣(黃銅質或白色塑料質)和卡扣兩種,一般以螺絲扣較安全耐用;卡扣除非是優質的,否則常易損壞。

  第二:要注意珠子的質量(包括玉質和加工工藝水平),如係等粒的珠鏈應檢查有無某一粒偏大或偏小,如係靠鏈扣兩端小而中間漸大的塔形鏈,則要注意整條鏈上的珠子是否有突然變大或變小的現象;如屬有隔珠的項鏈,則要仔細檢查每兩粒珠子之間的小隔珠是否缺損;此外要檢查每粒珠子的圓度和完整程度,包括是否有裂紋 和瑕疵等;

  第三:要注意項鏈的長度和珠子的顏色及顆粒大小,結合自己的年齡和愛好來挑選。

  教你如何選購銀飾品:

  自從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人們就一直被銀飾品的魅力所吸引。

  銀元素:銀是自然存在於地球上的一種元素。因質地很軟,人們往往加入合金製成首飾。

  標準純銀:標準純銀含92.5%純銀和7.5%合金,是用於製作首飾、禮品器具和餐具的主要材料。

  硬幣銀:硬幣銀是指含90%純銀和10%合金的金屬。

  銀餐具:是指銀刀、銀叉、銀匙等各種餐飲器皿。

  銀製凹形器具:用作食物容器,裝飾品,包括銀缽、銀花瓶、銀碟、銀盤和燭台等。

  銀製禮品:如畫框、辦公桌上用具、銀匙環和梳妝用具等。

  如何選購銀首飾和禮品?

  一切銀首飾和禮品的質量和含銀量必須準確標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製訂了一套表示銀含量的戳記和識別標誌,購買時應驗看這些標記。純銀含量至少達到92.5%的銀首飾方可稱為純銀。

  確切的識別標誌,可確保所購買的是真正的標準成分純銀首飾。購買時應查看製造廠家的商標或倫敦金業公司證明金銀純度的檢驗印記。

  銀飾斷了怎麼辦?

  1.可以到專門的珠寶店進行修理,或者是那種專門做銀首飾的小作坊門麵去,讓首飾師傅給你從新焊接一下。

  2.如果自己會焊接的話,可以自己重新焊接起來就可以用了。

  3.最好還是回到買銀項鏈的地方修。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很簡單的方法。而且如果你買不久就斷的話,應該還可以要求他們免費的。

  4.現在市場上還是有提供金銀首飾等貴重金屬打製的服務的。你可以向師傅說明情況以及是否需要重新打製成新的款式。如果你不放心的話可以在現場觀看打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