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有什麼注意事項
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那麼你知道中藥土茯苓嗎?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土茯苓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麵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中藥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土茯苓的簡介
藥名:土茯苓
漢語拚音:TUFULING
英文名:GlabrousGreenbrierRhizom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藥材RhizomaSmilacisGlabrae
原植物土茯苓SmilaxglabraRoxb.
別名:刺豬苓、硬飯、仙遺糧、山豬糞、山地栗、過岡尤、山牛、冷飯頭、山歸來、久老薯、毛尾薯、地胡苓、狗老薯、飯團根、硬飯頭薯、土苓、山遺糧、狗朗頭、尖光頭、山硬硬、奇良、白葜、連飯、紅土苓。
性味:甘淡,平。
歸經:肝經;胃經;脾經。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幹燥根莖。
生態環境:生長於山坡、荒山及林邊的半陰地。
資源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采收和儲藏: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蘆頭及須根,洗淨泥沙,曬幹,或趁鮮切成薄片,曬幹為土茯苓片。
炮製: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換水1次,春、秋每2日換水1次,冬季可3日換水1次,防止發臭,以泡透為度,撈出切片,及時幹燥。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解毒,除濕,利關節。
主治: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療疔瘡,癰腫,瘰鬁,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土茯苓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50克。外用:研末調敷。
土茯苓的禁忌注意
肝腎陰虧者慎服。據河南鶴壁市中醫院報道1例因皮膚病服含土茯苓的中藥後致過敏,周身皮膚瘙癢,並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後不發生過敏症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症狀又出現。
1、《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
2、《綱目》:“服時忌茶。”
3、《本草從新》:“肝腎陰虧者勿服。”
土茯苓的選方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搗為細末,糯米一鬥,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敷。(《滇南本草》)
7、治瘰鬁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物。(《積德堂經驗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9、治婦人紅崩、白帶:土茯苓,水煨,引用紅沙糖治紅崩,白沙糖治白帶。(《滇南本草》)
10、治小兒疳積麵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皮膚粗糙:土茯苓三錢,野棉花根三錢。研細末,加豬肝二兩與水燉服,或米湯衝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11、治癭瘤:土茯苓五錢,金鎖銀開、黃藥子各三錢,白毛藤五錢,烏蘞莓根、蒲公英各四錢,甘草、金銀花各二錢,煎服。(《浙江民間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