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的功效 黃連應當如何應用
黃連的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於目赤,口瘡。薑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陰,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於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本經》:"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辯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
《本草經集注》:"解巴豆毒。"
《別錄》:"主五髒冷熱,久下泄辯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
《藥性論》:"殺小兒疳蟲,點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
《本草拾遺》:"主羸瘦氣急。"
《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益氣,止心腹痛。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並瘡疥,盜汗,天行熱疾;豬肚蒸為丸,治小兒疳氣。"
《仁齋直指方》:"能去心竅惡血。"
《珍珠囊》:"瀉心火,心下痞。酒炒、酒浸,上頸已上。"
王好古:"主心病逆而盛,心積伏梁。"
《本草衍義補遺》:"以薑汁炒,辛散除熱有功。"
《綱目》:"解服藥過劑煩悶及輕粉毒。"
《本草新編》:"止吐利吞酸,解口渴,治火眼,安心,止夢遺,定狂躁,除痞滿。"
《本草備要》:"治癰疽瘡疥,酒毒,胎毒。除疳,殺蛔。"
黃連的應用

濕熱瀉痢本品為治療瀉痢的要藥,單用有效。
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尤善清瀉心經實火,可用於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煩躁之證。
癰腫癤瘡,目赤牙痛
消渴善清胃火可用於治療胃火熾盛,消穀善饑之消渴證常配麥冬用如消渴丸。
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製為軟膏外敷可治皮膚濕疹,濕瘡。取之浸汁塗患處,可治耳道流膿。煎汁滴眼,可治眼目紅
黃連妙方應用
黃連湯
黃連10克,將其放入藥鍋中,水煎30分鍾,取汁,一日內分2~3次溫服。主治發熱、痢疾、嘔吐等症。
黃連阿膠湯
黃連12克,黃芩6克,芍藥6克,阿膠9克,雞子黃10克,先將前三味藥放入砂鍋中,水煎30分鍾,取汁,然後調入阿膠、雞子黃攪拌均勻即可。每日1劑,分2次溫服。主治陰虛火旺、失眠心煩。
黃連解毒湯
黃連9克,黃芩、黃柏各6克,梔子9克,將四味一同放入砂鍋中,水煎30分鍾,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2次溫服。此方具有清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實熱火毒所致的各種病症。
黃連粥
黃連10克,白糖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黃連炒冬瓜

黃連蒸豬肚
黃連10克,豬肚250克,食鹽、味精各2克,蔥花、薑末各6克,醬油、料酒各5毫升,蒸至豬肚熟透即可出鍋。佐餐食用。
黃連三子茶
黃連5克,女貞子、枸杞子、沙苑子各10克,將幾味放入保溫杯中,以適量沸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左右即可飲用。
正如“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黃連也是如此。用量不宜過大,且會出現些過敏反應。所以在食用黃連的時候需要注意到相關的宜忌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