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編輯:東方女性2016-12-12 10:55生活百科
字體:
瀏覽:52次
文章簡介:黃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比較少見的,更不用說食用過。其實,黃芪是一種珍貴的野生植物,它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也是非常多的,曾經因為野生黃芪被長期大量采挖,導致數量急劇減少,有趨於滅絕的危險,而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下麵,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吧。

  黃芪的介紹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營養和保健美容功效非常顯著。經常使用有滋潤肌膚,養顏美容,調理氣血,舒緩情緒的功效。黃芪偏於補肌表衛氣。

  例如對脾氣虛弱,運化失健而致麵色恍白或萎黃、倦怠乏力、納少便溏等證,因黃芪為補益脾氣之良藥,故常選用,可以單味煎藥或熬膏服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黃芪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不過因為它屬於藥物,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最好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因為每個人的體製都是不同的,所以用法用量是需要因人而異的,關於它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黃芪藥用價值

  中藥療效

  1、表虛自汗

  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

  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

  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

  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

  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
  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

  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

  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於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通過以上介紹,想必您對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的話,大家就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將黃芪熬湯或者燒水甚至加到美味佳肴裏了,當然,在您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前,要注意控製黃芪的用量,以免出現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