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活絡 拔罐子的好處介紹
拔罐子的好處

1、減壓的作用
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複正常功能的作用。
2、溫熱作用
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藥罐最明顯。
3、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
因為拔火罐具有自家溶血的情況,所以拔火罐之後會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可以流遍全身,從而刺激各各器官,從而幫助器官增強活力,並且有助於集體組織的恢複。
拔罐子的誤區

拔火罐後馬上洗澡,很多愛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說“火罐和洗澡,一個也少不了”。確實,溫熱的澡水和溫熱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這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
2、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不少人說火罐這一拔最少要半小時,有的人認為拔出水皰來才能體現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這樣觀點的比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時間越長越好嗎?
因為拔火罐根據火罐的大小以及材料和負壓等不同的原因,所以時間也是不同的。不過一般情況下不超過十分鍾。
因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於負壓而不在於時間,如果說在負壓很大的情況下拔罐時間過長直到拔出水皰,這樣不但會傷害到皮膚,還可能會引起皮膚感染。
3、同一位置反複拔
一次不行拔兩次,同一個位置,反複地拔,就不信這火罐拔得沒效果。大有一種“世上無難症,隻怕有心人”的決心,其實,這樣做也是不行的。
拔火罐的時候你甚至可以拔滿全身,因為這樣可以全麵治療,增進治療效果。可是在一個地方反複的拔,這份治病的執著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對皮膚來說,紅腫、破損……那就得不償失了。
拔罐子注意事項

2、點火的方法,一般選用閃火法,一手拿點火棒,一手拿罐,把點火棒的酒精棉球(酒精量不能過多,防止點燃後酒精滴下)點燃,迅速伸入罐內,大約1-3秒後拿出,另一手將火罐輕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點火時不能在罐口燃燒,以免造成罐口過燙。
3、拔罐時,一般應選擇豐滿、有彈性的部位。對於皮膚過敏、皮膚破損、肌肉瘦削、毛發過多的部位應慎用,孕婦應慎用。
4、選擇適當的體位,一般采用臥位,一經拔上,不宜移動體位,以免火罐脫落。
5、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具。先在應拔部位比試,罐口與部位吻合,方可應用。
6、在使用多罐時,罐具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罐具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互相牽扯,也不易拔牢。
7、在走罐時,不宜在皮膚瘦薄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使火罐漏氣脫落。
8、起罐時,手法宜輕緩,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邊肌肉,按壓一下,使氣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會自然脫落,不可使勁硬拉或旋動,以免損傷皮膚。
9、起罐後,一般局部會出現紅暈或紫紺色,這是正常現象,一般會在1星期內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原處再次拔罐。如留罐過長,皮膚起水泡。小的不必處理,會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後,用幹棉球擦拭,也可以塗上些紫藥水,防止感染。
10、室內需要溫暖,空氣清新,拔罐時不宜吹風扇、空調以免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