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洗頭好不好 洗頭的小竅門
晚上洗頭好不好
晚上洗頭好不好
晚上洗頭不好,特別是女性,對身體很不好。 濕頭發睡覺易引起頭暈、惡心 。有晚上睡覺前洗頭習慣的人,倘若沒有認真地擦幹頭發,使大量的水分滯留於頭皮表麵,尤其是冬天夜間氣溫較低時,直接就上床睡覺,最容易患病。睡到半夜會感到頭皮局部有麻木感,伴有綿綿隱痛。次日清晨,更會出現莫名的頭痛或頭暈現象,嚴重者還會出現惡心。長此以往,還會引發一種稱為“頭皮下靜脈叢炎”的疾病。 一天當中,人的陽氣在午夜最弱,人們經過一天的消耗,很容易感到疲憊,這表明人體“衛氣”活性下降,即抵禦風寒的能力降低。所以如果睡前用熱水洗頭後,已擴張的毛細血管,受到外界的刺激,頭部的陽氣遇冷而凝時,就會使機體受凍,因而反射性地使上呼吸道毛細血管收縮,局部的血流量減少,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就使局部早已存在的病毒或細菌乘虛而入,生長繁殖,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因而出現感冒症狀,如流涕,鼻塞,頭痛甚至發燒等。所以在頭發未幹的情況下睡覺,更容易感冒。
洗頭的10個小竅門
1、 洗頭最佳的時間是晚上9點
因為晚上10點到淩晨2點是頭皮細胞的再生期和活躍期,在這之前清洗頭皮可以促進頭皮細胞再生。其實從下午1點到晚上10點都比較適合洗頭,最不適合洗頭的是10點之後到上午這段時間,都是頭皮鬆弛和休整期,不適合過度刺激。
2、 頭發吹幹再睡覺
濕著頭發睡覺的危害很多,比如容易著涼感冒、毛鱗片容易受損、掉發增多、發質變差等等。睡覺之前一定要確保頭發9成幹以上,這樣可以減少毛鱗片受損,讓頭發長期柔順。
3、 不要梳濕頭發
剛洗完頭發,毛鱗片還處於張開狀態,這個時候如果梳頭發次數過多,會造成明顯的毛鱗片受損,頭發幹燥之後會變得很毛躁。
4、 不要用指甲抓頭皮
洗頭過程中不要用指甲抓頭皮,雖然這樣很爽,但是可能會對頭皮造成傷害,正確的做法是用指肚輕柔按壓頭皮。
5、 不要直接把洗發水倒在頭上
洗發水必須先倒在手心裏,揉搓均勻之後再清洗頭發。如果直接把洗頭發倒在頭皮上很容易造成化學殘留,而且清潔效果也不理想(不利於起泡沫)。
6、 水溫40度左右
涼水洗頭是最刺激頭皮的,可能導致脫發!太熱的水洗頭也會傷害毛囊,最佳的水溫是在40度左右,感覺到比體溫稍熱即可。
7、 洗頭次數少一些更好
如果頭發本身不算油膩就不要每天都洗頭了,因為洗頭會導致毛鱗片張開,毛鱗片從張開到閉合,這個過程難免有一些損耗,所以天天洗頭不利於發質更好。但是有些人頭發出油厲害,那麼可以每天洗一次頭,因為保持清潔比毛鱗片的損耗重要多了。
8、 洗頭時頭要稍微低一點
用淋浴洗頭時,很多人站得筆直洗,這樣的話水流的衝擊力可能導致頭頂脫發比其他地方更多,所以更好的方法是頭要低到心髒水平位置,這樣可以減輕頭發受到的衝擊力,還能促進頭部血液循環。
9、 不含矽油的洗發水
如果頭發感覺油膩、厚重,總也洗不幹淨,可以考慮用不含矽的洗發水,這類洗發水清潔能力比較強,洗完後比較清爽。
10、洗頭後一定先擦幹
很多人洗完頭都是等頭發自然幹,這樣其實不好。人在洗完頭發時,頭發的毛鱗片是張開的,張開就意味著脆弱,一些塵埃、細菌、髒東西都會趁虛而入。所以洗完頭之後,最好先用毛巾擦至6、7成幹,促進毛鱗片閉合,這樣更有利於減少頻繁洗發水對頭發的損傷。
洗頭的小竅門
正確洗頭的6個方法:
1、洗發前先梳頭,把頭皮上的髒汙和鱗屑(死細胞)弄鬆。
2、把頭發弄濕,直到底層的頭發和上層的頭發一樣濕透為止,並將洗發水倒入手掌,加水稀釋,起泡。不要直接把洗發水倒在頭發上,這樣會過度刺激頭皮,產生頭皮屑。
3、用指腹把洗發水均勻揉進發幹(頭發)裏,用指腹輕輕按摩,直到形成一層厚厚的泡沫為止。
4、衝洗頭發,直到徹底衝洗幹淨為止。接著再一次將一茶匙的洗發精加水起泡,輕輕地搓揉頭皮上,這次是要清洗發根,然後用水衝掉。
5、將護發素從發尾慢慢往上抹至發頂(記住不要抹到頭皮),輕輕按摩,再徹底衝掉。
6、因為頭發濕的時候最脆弱,所以如果用力搓幹,會使頭發斷裂或打結,因此頭發清洗過後,最好先用毛巾包裹吸幹,用寬齒的梳子將頭發全部梳向前,用吹風機吹幹,從發根吹至發尾,比較不會燒焦。但是吹頭發時,吹風機口要離頭發15公分,否則頭發會過度幹燥。
洗頭本是為了健康衛生,但卻會洗出病來,這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希望您看了“晚上洗頭好不好與洗頭的小竅門”後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