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的預防 猩紅熱日常預防措施

編輯:東方女性2017-04-06 14:22生活百科
字體:
瀏覽:39次
文章簡介:猩紅熱是由一種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中醫稱它為“爛喉痧”,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那麼要怎麼預防呢?治療方法是什麼呢?下麵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猩紅熱的預防。

  猩紅熱預防

  1.預防

  目前此病沒有自動免疫製劑,預防著重於控製感染的散播。隔離患兒,至咽培養連續兩次陰性後解除隔離。對體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觸者,應服複方新諾明或注射青黴素預防。帶菌者應接受10天青黴素治療。

  (一)管理傳染源病人及帶菌者隔離6~7天。有人主張用青黴素治療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試子培養陰轉,屆時即可出院。當兒童機構或新兵單位發現病人後,應予檢疫至最後一個病人發病滿1周為止。咽試子培養持續陽性者應延長隔離期。

  (二)切斷傳播途徑流行期間 ,小兒應避免到公共場所,住房應注意通風。對可疑猩紅熱、咽峽炎患者及帶菌者,都應給予隔離治療。

猩紅熱的預防

猩紅熱的預防

  (三)保護易感者對兒童機構、部隊或其它有必要的集體,可酌情采用藥物預防。如用苄星青黴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兒童60~90萬μ,成人120萬μ,可保護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四)寶寶易感猩紅熱,居家防護對策

  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多去空氣清新的花園玩耍或散步。

  幼兒園發生流行時,可每天采用鹽水漱口,對患病的寶寶應馬上進行隔離治療,一般治療7天後方可解除隔離,以免傳染給別的寶寶。無論是幼兒還是大人,隻要與猩紅熱患者有過密切接觸,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趕快服藥預防,如服用複方新諾明片、注射青黴素等,尤其是曾經患過腎炎或風濕熱的寶寶。

  2.其他注意事項:

  (一)化膿性並發症 可由本病病原菌或其他細菌直接侵襲附近組織器官所引起。常見的如中耳炎、乳突炎、鼻旁竇炎、頸部軟組織炎、蜂窩織炎、肺炎等。由於早期應用抗菌療法,此類並發症已少見。

  (二)中毒性並發症 由細菌各種生物因子引起,多見於第1周。如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病變多為一過性,且預後良好。

  (三)變態反應性並發症 一般見於恢複期,可出現風濕性關節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及急性腎小球腎炎。並發急性腎炎時一般病性輕,多能自愈,很少轉為慢性。

  猩紅熱日常預防措施

  1、在本病流行期間,勿帶兒童出入公共場所。

  2、對病人進行嚴格隔離。

  3、被褥要幹燥潔淨。

  4、與本病有接觸史的兒童,可服預防藥,如大青葉或板藍根或貫眾,煎湯代茶飲。連服1周。

  5、保持口腔清潔,咽部及時上藥。

  6、如為兒童,要將其指甲剪短,以防因搔癢而抓破皮膚。

  7、病人臥室,保持安靜。室內溫度應在18-20°為宜,濕度應在50%-60%之間。

  8、加強通風換氣,保持病室空氣新鮮。

  9、應垂掛窗簾、門簾,最好為紅色。如無紅色者也宜深色為佳。

  10、飲食要清淡,多飲開水。

  11、病後還需隔離,至鼻咽部分泌物化驗兩次陰性,一般為6-7天。

猩紅熱的預防

猩紅熱的預防

  12、禁絕一切穢氣、臭氣及其他難聞的怪味。嚴禁焚燒紙類、布類,因這種氣味可以使透泄正常的麻疹陷去,造成毒邪內陷的惡果。

  13、病人衣服及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應加以消毒。

  看完小編講解的猩紅熱的預防後,你明白了嗎?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多了解我們收集的其他生活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