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鏡檢查的方式 以及檢查注意事項
結腸鏡有兩種,一種金屬硬管的,一種就是纖維結腸鏡;金屬硬管的因為痛苦大,已被廢棄,目前絕大部分醫院都采用纖維結腸鏡。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粘液便及膿血便、裏急後重、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複發作。
檢查前準備
作結腸鏡前隻需要在檢查前3天開始進食流質或少渣半流質飲食,檢查當天上午空腹,檢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甘露醇等導瀉劑清潔腸道,以免影響觀察和操作,或清潔灌腸以保證腸道的清潔度。檢查時醫生會通過結腸鏡向腸腔內注入一定量氣體便於觀察。由於結腸結構迂回曲折,檢查過程中被檢查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脹痛或牽拉感覺,隻要被檢者能夠鎮定地按照醫生的囑咐積極配合,絕大多數人可耐受並完成檢查。
結腸鏡檢查
對於過分緊張或高度腸痙攣的受檢者,則需要使用鎮靜劑或解痙藥物。對於不能配合的小兒,則需要在麻醉下進行。檢查結束前將注入的氣體吸出,大多數人沒有明顯不適。如未發現病變及未進行治療,受檢者可正常活動和進食。
檢查注意事項
1、看不清腸腔不能盲目插鏡,操作應輕柔,切忌盲目和暴力推進,這樣易損傷腸壁,造成穿孔。當看不清腸腔或推進受阻時,可稍等片刻或向後退鏡,再行推進。
2、注入空氣不能過多,因注氣過多,腸內張力增大,易引起穿孔,特別是結腸已有病變者,更易發生。由於顧慮穿孔,有人主張盡量不注氣或少注氣為佳。但初學者往往看不清,就大量注氣,這是十分危險的。
3、結腸鏡檢查時,不能過深,過深或組織撕拉過多,也易引起出血或穿孔。
一旦發生腸穿孔,應立即密切觀察,進行腹部透視,確診後當及時手術。
適應症
電子結腸鏡檢查的適應症相當廣泛,凡屬於下列情況而無禁忌症時均可行電子結腸鏡檢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顯性出血和持續性隱形出血。
2、有下消化道症狀,如腹瀉、便秘、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腹脹、腹塊等診斷不明確。
3、鋇劑灌腸造影陽性或有可疑病變,不能明確診斷,為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或需做內鏡下治療者。
4、低位腸梗阻及腹塊不能排除腸道疾病者。
5、大腸炎症性疾病幫助做鑒別診斷或需要確定病變範圍、病期、嚴重程度、追蹤癌前期病變的變化。
6、大腸息肉和早期癌需在內鏡下摘除或切除治療。
7、大腸癌術後或息肉摘除後定期隨訪。
8、用於研究大腸息肉或炎症性腸病的自然發展史。
結腸炎的治療
慢性結腸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某些病原體感染、遺傳基因及精神因素有關,大多病程長,病情纏綿難愈,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大便帶粘液和膿血,患者十分痛苦,這些症狀不是通過調理脾胃、健脾益腸就能解決的,而應寒熱通補、健脾和中、燮理陰陽,就能從根本上治療腸炎。山東患者劉某,腹痛腹瀉5年,服用過很多中西藥物,開始見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藥服用時減輕,停藥後複發。
結腸鏡檢查
就診時患者腹瀉加重,大便帶粘液,每天5-6次,裏急後重,大便後肛門有灼熱感,飲食尚好,但吃飯後就得去廁所,行動稍有遲緩,大便就不能控製,身體逐漸消瘦,全身無力。舌質紅,苔白膩,脈弱。根據病情,用健脾祛濕、寒熱通補法治療,服藥15劑後,大便次數減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礎上用補腎藥,用服15劑,大便基本上恢複正常。
患者以為完全好了,沒鞏固治療,但因飲食不節而病情複發,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應較輕,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繼服15劑,大便基本恢複正常,再服15劑,完全恢複正常,至今未再複發。結腸炎的治療用藥,關健是在組方,大便次數多不一定就用補藥,要辨證和辨病相結合,健脾和中和通補通用相結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這樣效果才能更好。
閱讀完小編講解結腸鏡檢查後,相信已經有所了解,為解答廣大網友在生活中的更多疑問,我們整理了最專業的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