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發稀少怎麼辦 可以選擇食療方式補救
寶寶頭發稀少怎麼辦
症狀:小嬰兒的枕部,也就是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出現一圈頭發稀少或沒有頭發
永久性禿發:瘢痕性脫發(cicatricial alopecia)是突然發生於身體任何長毛部位的局限性脫發,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毛囊破壞形成瘢痕,從而產生永久性禿發。本病中醫稱“鬼舐頭”、“油風”。
寶寶頭發稀少怎麼辦
斑禿:是一種驟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發性毛發病其病變處頭皮正常,無炎症及自覺症狀。本病病程經過緩慢可自行緩解和複發。若整個頭皮毛發全部脫落,稱全禿(alopecia totalis);若全身所有毛發均脫落者稱普禿。
普禿:脫發的初起為1個或數個邊界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脫發區,直戲約1~2cm更大。脫發區的邊緣處常有一些鬆而易脫的頭發,有的已經折斷,近側端的毛往往萎縮。如將該毛發拔出,可以看到該毛發上粗下細而像驚歎號(!),且下部的毛發色素也脫失。隨著脫發的繼續增多,每片亦擴展,可互相融合形成不規則形。如繼續進展可以全禿。嚴重者眉毛、睫毛、腋毛、陰毛和全身毳毛也都脫落形成普禿。
全禿:全禿的常識:斑禿中約有5%~10%的病例其禿發可逐漸進行或迅速發展,在幾天或幾個月內頭發全部脫落而成全禿,全禿的症狀更有甚者可累及眉毛、胡須、腋毛、陰毛等,極少數嚴重者全身毳毛亦可脫光,此稱為普禿。
小兒頭發的變化與疾病及其營養狀況關係密切。
一般說來,胎兒在子宮裏營養不良,可使嬰兒的頭發稀疏、細而柔軟,一綹一綹的。患有佝僂病的嬰兒,長到7~8個月的時候,往往在靠近枕頭部的頭發長得稀疏,並伴有出汗多、頭皮發癢等症狀。
患有營養不良的嬰幼兒,頭發一般表現為枯黃、幹燥、沒有光澤、容易脫落,同時還伴有指甲生長緩慢、皮膚幹燥發涼,或有起雞皮疙瘩等現象。還有一種由於近親結婚造成的遺傳病苯丙酮症,患兒頭發越長越發黃,且臉色細嫩、發白、尿有老鼠尿味,智力發育不健全。
寶寶頭發稀少怎麼辦
嬰幼兒頭發稀疏可在飲食調理方麵,注意選擇一些益氣補血和補脾健胃的食譜。
取芡實10克、薏仁10克、蓮子肉10克、山楂肉6克、淮山藥10克、粳米適量,作藥膳食用。
黑芝麻適量炒熟、研粉,與等量炒熟的麵粉混合,用開水調成糊狀,可加些紅糖調味,每日吃一次。
黨參10克、茯苓10克、紅棗5枚、桂圓5枚,水煎服,每日一劑。
黨參10克、白術6克、茯苓6克、粉草3克、廣木香3克、砂仁3克、泡半夏3克、陳皮3克,水煎服。
紅棗或黑棗6~7枚、雞內金3克,水煎飲湯食棗。
取活黑魚或黃鱔加水,隔水清燉,並放一些食鹽調味食用。
取黑、白木耳各10克,做菜肴食用。
胡蘿卜30克、大棗5枚,煎湯調適量麥芽糖食用。
黑芝麻、黃豆和花生仁各等量,洗淨炒熟,碾粉混合,調紅糖開水衝泡成糊狀食用。
此外,要注意嬰幼兒生活環境的和諧,避免噪聲刺激,讓小兒心情愉快,也有利頭發生長。
關於寶寶頭發稀少怎麼辦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生活常識是我們年輕人比較缺乏的,但是不用擔心,選擇收藏我們網站,解決你其他生活中的疑問嗎?我們整理了最專業的日常生活經驗,希望對你能起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