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臨床疾病小兒腸套疊的預防知識你知道嗎

編輯:東方女性2017-05-20 14:44育兒百科
字體:
瀏覽:44次
文章簡介:小兒腸套疊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對嬰兒的身體傷害比較大。那麼大家對小兒腸套疊這種疾病了解多少呢?大家知道小兒腸套疊怎麼檢查及預防嗎?下麵小編給大家講述下相關知識。

  小兒腸套疊檢查

  1.腹部超聲

  為常用檢查方法,可以通過腸套疊的特征性影像協助臨床確定診斷。在腸套疊橫斷麵上顯示為“同心圓”或“靶環”征,縱切麵上,呈“套筒”征。

  2.空氣灌腸

  在空氣灌腸前先作腹部正側位全麵透視檢查,觀察腸內充氣及分布情況。注氣後可見在套疊頂端有致密軟組織腫塊呈半圓形,向結腸內突出,氣體前端形成明顯杯口影,有時可見部分氣體進入鞘部形成不同程度鉗狀陰影。診斷明確的同時也可加壓進行複位治療。

  診斷

  當患兒出現陣發性哭鬧不安、嘔吐、果醬樣血便,腹部檢查觸到臘腸樣包塊時,即可確定診斷。但臨床有10%~15%病例,來院就診時缺乏急性腸套疊的典型表現,或隻有其中1~2個症狀,此時應仔細檢查腹部是否可觸及包塊,右下腹是否有空虛感,肛門指診觀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醬樣黏液便,以便進一步確診。必要時做腹部超聲等輔助檢查,協助診斷。

常見臨床疾病小兒腸套疊的預防知識你知道嗎

小兒腸套疊

  治療

  小兒急性腸套疊分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在非手術療法中有空氣灌腸、鋇灌腸和B超下水壓灌腸複位療法,其中空氣灌腸複位已被長期廣泛應用。

  1.非手術療法

  空氣灌腸複位腸套疊:采用自動控製壓力的結腸注氣機,肛門插入Foley管,肛門注入氣體後即見腸套疊腫塊各種影像,逐漸向回盲部退縮,直至完全消失,此時可聞及氣過水聲,腹部中央突然隆起,可見網狀或圓形充氣回腸,說明腸套已複位。空氣灌腸複位率可達95%以上。

  空氣灌腸複位並發症:嚴重並發症為結腸穿孔,透視下出現腹腔“閃光”現象,即空氣突然出現充滿整個腹腔,立位見膈下遊離氣體。拔出肛管無氣體自肛門排出。患兒呼吸困難,心跳加快,麵色蒼白,病情突然惡化。應立即用消毒針在劍突和臍中間刺入排出腹腔內氣體。

  2.手術療法

  指征

  (1)腸套疊經空氣加壓灌腸等非手術複位未成功者。

  (2)發病超過24~48小時,臨床疑有腸壞死者。

  (3)複發性腸套疊,尤其發生於兒童者。

  (4)成人腸套疊。

  手術前應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禁食水、胃腸減壓,必要時采用退熱、吸氧、備血等措施。麻醉多采用全麻氣管插管。

  較小嬰兒可采用上腹部橫切口,若經過灌腸已知腸套疊達到回盲部,也可采用麥氏切口。開腹後顯露腸套疊包塊,檢查有無腸壞死。如無腸壞死,用壓擠法沿結腸框進行腸套疊整複。腸套疊複位後要仔細檢查腸管有無壞死,腸壁有無破裂,腸管本身有無器質性病變等,如無上述征象,切除闌尾,將腸管納入腹腔,按層縫合腹壁。對不能複位及腸壞死的病例,應行壞死腸段切除吻合術。

常見臨床疾病小兒腸套疊的預防知識你知道嗎

小兒腸套疊

  預防措施

  1、應避免腹瀉,尤其是秋季腹瀉,家長應高度警惕此病的發生。

  2、平時要注意科學喂養,不要過饑過飽、隨意更換食品,添加輔助食品要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3、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各種容易誘發腸蠕動紊亂的不良因素。

  4、如果一個健康的嬰幼兒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陣發性哭鬧、麵色蒼白、出冷汗、嘔吐、大便帶血,精神不振時,應想到是否有可能會得腸套疊。

  5、最主要症狀為腹痛、嘔吐和果醬般血便。

  看完上述文章大家對小兒腸套疊的相關知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健康,家長們要注意他們的飲食,讓孩子們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