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的營養價值 這樣吃雞蛋最有營養

編輯:東方女性2017-04-10 17:19美食
字體:
瀏覽:39次

  蛋白有10種必需氨基酸

  一隻雞蛋,蛋白占三分之二,能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相較同樣含豐富蛋白質的肉類,蛋白的優勝之處在於脂肪含量低。

  氨基酸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被喻為“生命的積木”。人體所需氨基酸當中,有10種是人體不能製造的必需氨基酸,隻能通過食物攝取,蛋白便有齊這10種必需的氨基酸。

  維生素礦物質多在蛋黃

雞蛋的營養價值 這樣吃雞蛋最有營養

雞蛋的營養價值

  蛋黃占雞蛋的三分之一,主要由脂肪及蛋白質構成。不少人覺得蛋黃過‘滯’,會棄之不吃,這種做法並不明智。

  蛋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且含有較高的鐵、磷、硫和鈣等礦物質。

  雞蛋絕大部分的礦物質及維生素均在蛋黃中,因而,蛋黃比蛋白營養更豐富。

  蛋黃含卵磷脂助降膽固醇

  還有的人擔心蛋黃的膽固醇高,不敢吃蛋黃。人體每日的膽固醇攝入上限是300毫克,一隻大雞蛋重56克,整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為327毫克,可食部分膽固醇含量為288毫克。

  健康人士每日吃1個全蛋,對身體有益無害;冠心病、高血脂症病人就要控製在每星期2至3個。

  此外,蛋黃的脂肪含量為28.2%,脂肪多屬於磷脂類中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人體後能夠降低膽固醇水平,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現時不少人會購買含卵磷脂的保健品,可蛋黃中便有天然的卵磷脂,大家無須舍近求遠。

  高飽和脂肪食物“惡”過蛋黃

  比起蛋黃,含高飽和脂肪的食物(如如肥肉、牛油、內髒等)對膽固醇的影響更大,才是真正導致高膽固醇的元凶。

  這是因為,體內的膽固醇,隻有兩三成來自食物,其餘七八成均靠身體製造。攝入過多飽和脂肪,肝髒合成膽固醇,就會導致膽固醇過高。

  “無形的蛋黃”不可不防

  選擇一個個的新鮮雞蛋無須擔心,因為蛋黃有數可計;但“無形的蛋黃”則不可不防。

  用雞蛋加工的食品,如多種糕點,如蛋糕用上大量雞蛋,很難數清到底吃了幾個蛋黃,製作過程中還加入大量黃油、忌廉等,脂肪極高,膽固醇更容易超標。建議大家少吃糕點,配合低脂飲食,才能防止膽固醇過高。

  雞蛋怎麼吃最有營養

  煮雞蛋

  水煮雞蛋保留了雞蛋中的全部營養,沒有破壞雞蛋的營養成分,煮雞蛋的時候不能煮的太老,那樣蛋黃會比較噎人,營養物質也會被破壞,很多朋友不愛吃煮雞蛋的原因就在於此。

  雞蛋冷水下鍋,水開後小火煮5-7分鍾關火,用餘溫將雞蛋燜熟。這樣煮出來的雞蛋比較嫩,蛋黃也剛剛凝固,口感比較好。

  煎雞蛋

  煎雞蛋保留了雞蛋中90%以上的營養,建議煎雞蛋的時候油不要放的太多嗎,以免影響雞蛋油脂攝入過多。

  炒雞蛋

  雞蛋的吸油率很高,最高可達1:1,一個50g的雞蛋最高可以吸收50g的油脂,這對於人體來說,攝入的油脂過多,長此以往,容易引發肥胖等疾病。

  如何烹飪雞蛋

  1、減少用油

  烹調用油愈少,脂肪愈低愈健康。白水煮蛋最佳;蒸蛋次之;煎蛋、炒蛋用油較多,少吃為妙;而中式滑蛋會加入大量油分,不建議進食。

  2、避免過生

雞蛋的營養價值 這樣吃雞蛋最有營養

雞蛋的營養價值

  雞蛋或會帶有李斯特菌、沙門氏菌或金黃葡萄球菌,除可導致腸胃炎,也可引發其他嚴重疾病。窩蛋、太陽蛋的蛋黃未煮熟,細菌未能夠被殺死,小朋友和孕婦應避免。

  3、避免過老

  薑醋蛋及鹵鐵蛋等,因烹煮太久,蛋白質會變質、變硬,難以消化,腸胃脆弱人士不宜進食。即使是烹飪新鮮蛋,建議白水煮蛋滾水煮5至7分鍾,蒸蛋10分鍾即可,免得過老影響消化。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雞蛋的營養價值,相信大家看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生活中缺乏常識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為了幫助更多網友,我們整理了大量的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