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雞湯做法 這樣做的雞湯有療效作用

編輯:東方女性2017-04-10 17:27美食
字體:
瀏覽:86次

  雞湯的療效

  雖然雞湯不是治療感冒的藥物,但是它能緩解感冒的症狀以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這是因為雞湯能夠有效地抑製人體內的炎症以及黏液的過量產生,有助於減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嚨的疼痛感,咳嗽的次數也會相對減少 。所以,在戰勝感冒和流感過程中,雞湯是一種積極的“非正規軍”。在冬季這種比較敏感的時期,多喝些雞湯對健康的人來講有助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而對於那些已被流感病毒俘虜的患者來講,則有利於其抑製因感冒引起的炎症和黏液的大量產生,從而減輕感冒帶來的痛苦。

  雞湯的禁忌

  雞皮含飽合性脂肪酸,高血壓患者少吃。

燉雞湯做法 這樣做的雞湯有療效作用

  燉雞湯做法

  雞湯有溫補作用,有炎症的人不能溫補,會不利於炎症的恢複。

  有5種人不適宜喝雞湯

  雞湯營養豐富又美味,許多家庭把雞湯當作滋補的佳品,同時家中有病人時也往往熬一鍋雞湯作為補品。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宜喝雞湯,因為雞湯內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內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的小分子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等。湯裏所含的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裏的雞油大都屬於飽和脂肪酸。所以如果你屬於以下幾種情況,那麼您不太適合飲用雞湯!

  進餐最易犯5個錯誤

  1、胃酸過多:雞湯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或胃出血的病人, 一般不宜喝雞湯。

  2、膽道疾病:膽囊炎和膽石症經常發作者,不宜多喝雞湯,因雞湯內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參與,喝雞湯後會刺激膽囊收縮,易引起膽囊炎發作。

  3、高血壓症:高血壓患者喝雞湯,除引起動脈硬化外,還會使血壓持續升高,難以降下。

  4、高血脂症:雞湯中的脂肪被吸收後,會促使膽固醇進一步升高。膽固醇過高,會在血管內膜沉積、引起冠狀動脈硬化等疾病。

  5、腎功能不全:雞湯內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質,患有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於患者腎肝對蛋白質分解產物不能及時處理,喝多了雞湯就會引起高氮質血症,加重病情。

  講完了雞湯的療效以及不適合用雞湯進補的人群,下麵我們一起來看看雞湯有哪些做法,哪種做法比較好吃吧!

  電鍋燉雞湯

  材料:雞塊適量,豬瘦肉1小塊、紅棗3 顆、香菇5 個、薑片1片、水適量。

  做法

  1.雞塊,瘦肉洗淨瀝幹水,香菇用水泡發半小時,紅棗洗淨剪開。

  2.電飯鍋裏放2杯水的量。

  3.把雞塊,瘦肉,香菇,紅棗,薑片。

  4.按下電鍋的煮飯檔,煮至跳到保溫檔,即內膽的水煮幹了,就可取出放入鹽,味精調味了。

  蘿卜燉雞湯

  材料:土雞1/4隻,白蘿卜300公克,老薑30公克,青蔥1根,水600㏄,鹽1小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土雞剁小塊,放入滾水汆燙1分鍾後撈出備用。

  2.白蘿卜去皮切滾刀塊,放入滾水汆燙1分鍾撈出備用。

  3.老薑去皮切片;青蔥切段,備用。

  4.將作法1∼3的所有食材、水和調味料,放入電子鍋內鍋,按下「煮飯」鍵,煮至開關跳起即可。

  花菇燉雞湯

  材料:雞1隻(最好是土雞),花菇10朵,生薑,蔥,料酒,鹽。

燉雞湯做法 這樣做的雞湯有療效作用

  燉雞湯做法

  做法

  1、雞清洗處理幹淨。

  2、花菇用溫水泡發(大概一小時左右)。

  3、雞切塊,放入鍋中,倒入足量冷水,煮開,撇去浮末。

  4、放入薑片和蔥段。

  5、倒入少許料酒。

  6、倒入泡花菇的水。

  7、放入泡發好的花菇。

  8、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左右。

  9、待雞肉能輕鬆用筷子穿透,加入鹽調味即可。

  閱讀完小編講解燉雞湯做法後,相信已經有所了解,為解答廣大網友在生活中的更多疑問,我們整理了最專業的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