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耳朵麵條
山東人把紅薯叫地瓜。把地瓜幹碾成粉,就是地瓜麵。
地瓜麵能做出多種多樣的麵食來,在山東海陽有一道很有名的傳統麵食,叫“豬耳朵麵條”。
其主要食材就是地瓜麵和白麵,以白麵包地瓜麵,擀薄片切成麵條,成品外白內黑,澆鹵食用,或稱之為“包麵”。
有關此麵,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和同學相遇,在無意中,聽同學說她母親是海陽人,最會做“豬耳朵麵條”。
這道麵食的名字讓我產生了好奇,立刻讓同學講解給我聽,方知道這道麵原來是海陽當地傳統名吃。
鮮口爽滑的傳統麵食【豬耳朵麵條】
麵條食材:地瓜麵100g,白麵粉300g,麵堿5g,精鹽5g,澱粉適量。
麵鹵食材:豬肉、紅根菠菜、熟飛蛤肉適量,雞蛋1個、發好的海參2個。
配料:花生油20g、味極鮮醬油15g、蔥薑末、精鹽適量。
豬耳朵麵條的做法
1.把紅根菠菜用開水焯好後,用涼水浸透,取出拿淨水後切段。
2.把豬肉切成丁,蔥薑切末。
3.把雞蛋打到碗裏打散。
4.活地瓜麵。把一大半地瓜麵倒入麵盆中,加開水100g燙地瓜麵,等燙麵溫涼後,加入麵堿5g、將剩下的地瓜麵倒入盆中活成麵團,靜止醒半個小時以上。
5.活白麵。把白麵300g倒盆中,加精鹽5g、涼水120g活成麵團,靜止半個小時以上。
6.把白麵擀成小圓形,把地瓜麵用手團成圓餅,放在白麵餅上,然後用白麵把地瓜麵包起來(就像包糖包一樣)。
7.用擀麵仗平著擀包麵(絕對不能像擀普通麵條一樣卷起來擀),用力要均勻,擀得比平時麵條稍稍厚一點點。擀麵的時候,用澱粉做布麵。
8.把擀圓的包麵分三塊切,然後切成細條。
9.把花生油20g倒鍋中,加蔥薑末煸炒。
10.加肉丁、味極鮮醬油15g煸炒。
11.加紅根菠菜、飛蛤肉煸炒,加開水。
12.開鍋後,大火把雞蛋澆上,開鍋放海參翻二下,立即關火加鹽。
13.把涼水燒開,邊加麵條邊用筷子挑動,開鍋加一點涼水,再開鍋再加點涼水,開鍋關火,
14.立即盛出裝盤。裝好盤要用筷子挑二下,加上麵鹵,端上桌開吃。
豬耳朵麵條做法小貼士
1.傳統豬耳朵麵條的麵鹵,放青菜(芸豆、菜豆、白菜都可以)、魚籽。沒有魚籽,隻要是放海鮮(蝦、海米、扇貝等)都可以。因為我做的是早餐,所以加了海參,平時吃可不放海參。
2.地瓜麵一定要開水燙。有關這個問題,我之前擀地瓜麵時,曾經谘詢過好多人,各說不一。這次老人讓女兒再三叮囑我,一定要用開水燙地瓜麵,而且在活地瓜麵時,邊用手摔麵邊活麵團,這樣活出來的地瓜麵才能均勻地粘合在一起,包麵時才好包。活白麵不能太軟,也不能太硬。擀包麵的時候,絕對不能卷著擀,要平著擀。
3.如果不是急著吃,最好頭天晚上活好麵醒一晚上(如果是炎熱的酷暑,晚上把活好的麵放到冰箱裏保鮮,以免麵餿了),第二麵既好擀,麵勁又大。
美食城網站小提示
豬肉和菊花不能一起吃:豬肉與菊花同食,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可用川蓮5克,水煎服治療。
豬肉和田螺不能一起吃:二物同屬涼性,且滋膩易傷腸胃
關鍵詞:豬肉海參麵條食譜麵條麵條麵條
麵條營養價值
麵條俗稱“麵”、“水麵”、“麵條子”;古稱“湯餅”、“奢麵”、“素餅”、“煮餅”、“水引餅”、“不托”等;麵條的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麵條易於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