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雞塊的四種做法 香濃細滑口味佳
咖喱雞塊的做法大全
咖喱雞塊做法一
主料:童子雞(300克) 土豆(150克)洋蔥(25克) 小麥麵粉(15克)黃酒(10克)咖喱(3克) 鹽(3克) 白砂糖(1克) 胡椒粉(1克) 味精(1克) 豬油(煉製)(30克)。
1、將嫩光雞洗淨(以剔骨雞肉為佳),斬成約3.5 厘米見方的塊,撒上精鹽和胡椒粉,拌勻醃一下。
2、土豆去皮切成滾刀塊,洗淨後用開水煮熟。
3、洋蔥剝去外皮後切成細末。
4、炒鍋置旺火用油滑鍋,放熟豬油25克燒熱,下雞塊煸至外皮緊縮油潤,烹入黃酒加入雞湯燒製。
5、待燒開後,加蓋用小火燒30分鍾左右,待雞塊已酥,再加土豆塊、精鹽、白糖。
6、另取炒鍋置小火,下熟豬油15克燒熱,再放入洋蔥要,用小火慢煸。
7、煸至洋蔥呈深黃色、並有濃鬱的洋蔥味時端鍋,等到鍋裏的油不冒青煙時,放入咖喱油炒勻,再加入麵粉、熟豬油,炒到麵粉成熟。
8、改用旺火,將雞塊、土豆連湯一起倒入鍋裏,燒濃湯汁,淋入熟豬油即成。
咖喱雞塊做法二
材料:帶骨雞肉350克、土豆150克、大蔥50克、咖喱粉20克,大蒜2瓣及麵粉10克,紹酒、雞粉、鹽適量。
1、將雞肉收拾幹淨,適當切塊,放入水鍋中稍煮,撈出洗淨浮沫待用;土豆削皮後切成塊。
2、鍋中放油燒至五成熱,下土豆炸到結殼黃亮時撈出瀝幹;雞塊也是油炸至表麵略幹時撈出。
3、炒鍋放油約兩湯匙,放入咖喱粉、麵粉、蒜泥,用小火炒出香味,加入大蔥煸香,加入小半杯後水將麵和開,再加入一飯碗水,放入雞粉攪勻,放入雞塊並烹入紹酒,用中火加熱5分鍾,再加入土豆,調好鹹淡,煮至雞肉熟爛汁濃時,淋香油出鍋即可。
小貼士:用任何好熟的雞肉均可做此菜;注意整個過程中火不宜大,不然容易造成糊鍋;如果煮雞肉時感覺水少,可適量加開水。
咖喱雞塊做法三
原料:雞胸肉2塊、土豆3個、胡蘿卜一根半、洋蔥適量、蘋果半個、香蕉一根、咖喱塊、番茄醬、淡奶油。
做法:
1、雞肉洗淨切塊。準備好調料。準備好蘋果和香蕉。
2、土豆和胡蘿卜洗淨去皮。洋蔥切丁,土豆和胡蘿卜切丁、香蕉切小塊壓成泥狀、蘋果去皮剁碎。
3、油鍋放洋蔥,小火炒香。加入雞肉翻炒。加入土豆和胡蘿卜翻炒。放入香蕉泥拌炒。
4、加入適量的水,蓋蓋煮20分鍾。放咖喱關火至咖喱塊溶解。
5、加蘋果泥和少許番茄醬,開小火繼續煮至稠膩,倒入少許淡奶油,拌勻後就關火。
咖喱雞塊做法四
主料:雞塊(以剔骨為佳)、土豆、胡蘿卜、咖喱粉、幹澱粉
輔料:蔥、蒜末、油、料酒、鹽
1、將雞塊洗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
2、鍋內放入油燒至5成熱,放入切好的土豆塊和胡蘿卜塊炸至金黃,撈出並把油瀝幹淨。
3、鍋內留少許油,放入咖喱粉、幹澱粉、蔥蒜末、小火煸香,放入適量水翻炒幾下,放入雞塊、料酒,轉中火燒5分鍾,放入土豆塊和胡蘿卜塊、鹽炒至均勻即可出鍋。
小貼士:先將雞燒酥軟,再放入咖喱鹵汁中,略燒片刻使之入味,注意不要粘鍋。
咖喱雞塊的食用功效
童子雞:咖喱雞主要用仔雞製作,雞仔的雞肉占體重的60%左右,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酸,所以仔雞的肉營養價值更高。加上仔雞肉彈性結締組織少,所以容易被人體的消化器官所吸收,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對營養不良和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和強筋骨的功效。
土豆:土豆是低熱能、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是理想的減肥食品。每100克土豆含鉀達到了300毫克。專家認為每周吃5~6個土豆可使中風幾率下降40%。同時土豆對輔助治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關節疼痛、皮膚濕疹等症有良好效果,是胃病和心髒病患者的優質保健食品,還可以降糖降脂,美容、抗衰老等。
洋蔥:洋蔥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無論中餐還是西餐,洋蔥使用都非常普遍,洋蔥的營養及其豐富,而它的特殊功效更是成為食物中的佼佼者。洋蔥具有發散風寒、抵禦流感、強效殺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擴張血管、降血壓、預防血栓、降低血糖、防癌抗癌、清除自由基、防治骨質疏鬆症和感冒;並且還可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內停等症。
小麥麵粉: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和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髒躁、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咖喱雞塊是熱菜之一,以土豆為製作主料,其烹飪技巧則是以燒為主,口味屬於咖喱味。咖喱雞塊以鹹鮮味為主,但其中略帶甜辣,感興趣的朋友趕快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