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身瑜伽 瑜伽的起源和具體解釋
瑜伽起源於印度,流行於世界。 瑜珈一詞原初的意思是駕馭牛馬,從遙遠的古代起她也代表設想幫助達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實踐或是修練。在古聖賢帕坦珈利所著的《瑜珈經》中,準確的定義為“對心作用的控製”。
瑜珈在印度有著淵遠的曆史。在我們所知道的古印度婆羅門體係中與其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印度,人們相信通過瑜珈可以擺脫輪回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將與宇宙的無上我合一;通過瑜珈將產生輪回的種子燒毀,心的主體被證悟,一切障礙都將不存在。
在印度現在很難區分瑜珈與印度教的關係,在寺廟中、在經典中、在生活中、在許許多多的範圍,兩者的關係都彼此相互融合。 瑜伽是東方最古老的強身術之一。
它產生於公元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瑜伽也是印度先賢在最深沉的觀想和靜定狀態下,從直覺了悟生命的認知。瑜伽修持秘要是理論和實踐互相參證的法典。
傳說古印度高達8000米的聖母山上,有人修成聖人,亦有人成為修行者,他們將修煉秘密傳授給有意追求者,因而沿傳至今。
瑜伽修持者開始隻有少數人,一般在寺院、鄉間小舍、喜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帶修持,由瑜伽師講授給那些願意接受的門徒。以後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間流傳開來。
而今的瑜伽,已經是印度人民幾千年來從實踐中總結出的人體科學的修煉法,再也不是隻限於少數隱居人僅有的秘密。目前瑜伽已在全世界廣泛傳播。
印度有很多專門研究瑜伽的學校。 瑜伽有他一套從肉體到精神極其完備的修持方法,當今的瑜伽不僅隻屬於哲學和宗教的範疇,它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千年不衰,有強大的生命力。
當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靜坐中進入最深層次時,就會覺醒人生自性與生命的至善境界,從而獲得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的結合,喚醒內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最高開悟和最大愉悅。
中國瑜伽的發展
瑜伽的中國起源,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傳入的。
瑜伽雖起源於印度,但其核心思想卻在有著同樣悠久文明的中國,驚人的相似並在同一時期出現。如果拋開瑜伽來說冥想的話,我國的冥想在公元前5、6百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相關記載比如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莊子的“心齋”等,都與冥想類似。
而瑜伽強調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國的《黃帝內經》中早有說到,其思想形成於上古,而成書於周秦,與印度瑜伽“梵我一如”理論形成的《奧義書》時代大致同時。
瑜伽據說起源於公元前2500年甚至更早的古印度大陸。公元前1400年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大陸後建立的婆羅門教沿用了瑜伽的修持方法,同樣,印度的所有宗派,都以瑜伽作為修行的主要實踐法門之一,佛教也一樣。
而且佛教對瑜伽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佛教傳入我國的具體時間是公元67年,公元64年東漢漢明帝夢見佛祖,後派人去西域取經迎法,回來已經是公元67年了。
瑜伽在佛教中屬於修持三學“戒、定、慧”中的“定”的範疇。“定”,就是“禪定”,也是“止觀”,就是瑜伽修持。所以,瑜伽傳入中國應該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傳入的,而YOGA的漢語音譯“瑜伽”最早也是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中。
瑜伽是古印度各宗派對自我調製以鍛煉身心的功夫的統稱,印度佛教亦稱禪定為瑜伽,修禪定者被稱做瑜伽行者、瑜伽師、瑜伽士(男性)、瑜伽尼(女性)。
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的中後期,出現瑜伽行派唐玄奘主要在這一時期入印求法,歸國後創建了唯識宗其理論思想根基主要來源於印度瑜伽行派。玄奘大師的高徒窺基在《唯識記述》瑜伽解釋:“瑜伽,義為相應,有與境、行、理、果、所化機感相應五種義”。
中唐以後,瑜伽一詞多見於佛教著論中,但稱禪定為瑜伽者仍不多見(密宗除外),宋元以後,瑜伽專用於稱密宗,密宗僧被稱為“瑜伽僧”由明太祖敕為定製。 在印度,至今仍將各種修煉方法統稱為瑜伽。
瑜伽一詞在歐美早以被人熟知,而我國則是最近幾年才漸漸流傳得益於一位瑜伽修煉者--張蕙蘭(瑜伽名字是瓦伊史那瓦•達西)在中央電視台的大力推廣。
1985年張蕙蘭通過中央電視台,張蕙蘭和瑜伽走入了千家萬戶,深入了成萬上億人的心中,瑜伽就此深受人民的喜愛,蕙蘭也就成為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蕙蘭老師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當代中國“瑜伽之母”。
古現代瑜伽的區別
古時的瑜伽是修練靈魂的。是將”真正”的”我”由肉身的”我”中修練出來,去和永恒不變的”梵”結合為一。這樣,我可以脫離六道輪回,達到三摩地的法喜之中。
現代的瑜伽是修練身體的,經過瑜伽體位法的練習和呼吸法及靜坐,將身體的肌肉、骨骼及內分泌係統調節到最健康的位置,可使人青春不老且身心愉快。
總結:看完文章相信喜歡瑜伽的MM們都應該了解瑜伽起源了吧,其實瑜伽在印度是有專門的瑜伽修行者的,這些瑜伽修行者專門找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修行所以人們又叫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