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養生 多吃“四冬”
冬季飲食多吃“四冬”

冬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經常吃能促進腸道蠕動、消除積食,降低胃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和積蓄。冬筍不但可與肉、禽、海鮮等葷料一起烹調,也可輔以食用菌、綠葉類素菜同炒,還可以單獨成菜,但因冬筍含草酸較多,結石和痛風患者應少吃,並在食用前將其焯一下,除去草酸。
2、冬菇
香菇又名冬菇,是人們冬天常吃的食用菌。香菇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香菇無論幹鮮,與其他葷素食品搭配,為主、為輔,都能烹製出美味佳肴。它適合各類人群,尤其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有益,所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人體排出多餘的膽固醇。
3、冬瓜
冬瓜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對於冠心病、水腫腹脹等病症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冬瓜水分多而熱量低,還有很多營養成分可以防止體內脂肪堆積,有消肥降脂功效,冬瓜宜與鴨肉、火腿、口蘑、海帶等食物一起烹調,其食療效果更好。
4、冬棗

冬季飲食要點
1、食物要多樣、足量,能量應充足、平衡。
冬季,天寒地凍。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設施,雖然在室外活動倍感寒冷,但室內溫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內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室內室外溫度一個樣,甚至室內還比室外冷,人體對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應。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建議每天吃半斤-八兩的穀類食物,除了饅頭、米飯、窩頭等,可以“軟硬兼施”,經常喝粥。
動物性食物不僅含蛋白質豐富,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每天應該有3兩-半斤的動物性食物,可以包括瘦肉、蛋、禽、魚或奶等,經常變換種類。
2、少食生冷,多喝粥湯。
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等。因此,注意選擇適宜的烹調方式也很重要。建議在加工冬季食物時,盡量多采用燉、煮、蒸、燴等烹調方式,這樣更易保存食物營養,有利健康。東北的亂燉、白菜燉豆腐、什錦火鍋等,吃起來熱乎乎、暖融融,還實現了食物多樣。
3、頓頓蔬菜,天天水果,疾病遠離我。

4、適量補充,點到為止。
冬季寒冷,日照時間縮短,人們的戶外活動減少,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注意經常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奶類、豆製品、海產品、動物肝髒等。冬季可供選擇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如夏秋季節豐富,容易出現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不足。因此,可以選擇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補充膳食中的不足,如維生素C、維生素D等。但是不應該作為營養素的主要來源,原則是適量、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