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症狀 飲食護理要點需注意
青光眼的症狀
青光眼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因為青光眼分為先天性青光眼、原發性青光眼、續發性青光眼以及混合型青光眼。因此導致了其症狀表現也是不知道的。那至於這些類型的青光眼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1.先天性青光眼
根據發病年齡又可為嬰幼兒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歲以下的青光眼均屬此類範疇。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眼前房角發育異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壓升高。
(1)嬰幼兒性青光眼
青光眼的症狀
一般將0~3歲青光眼患兒歸為此類,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見者,母體內即患病,出生後立即或緩慢表現出症狀。一般是雙眼性病變,但卻不一定同時起病,部分患兒單眼發病。
患兒患上青光眼一般會出現眼球突出的症狀,同時還會伴有怕光、流淚、喜歡揉眼睛、汗多、嘔吐等全身症狀。因此患上先天性青光眼因及時進行治療才行。
(2)青少年性青光眼
發病年齡3~30歲之間,此型臨床表現與開角型青光眼相似,發病隱蔽,危害性極大。近年來此型多發生於近視患者,且有發病率不斷上升的趨勢,90%以上的患者並不表現為典型青光眼症狀。
2.原發性青光眼
根據前房前角的形態及發病緩急,又分為急、慢性閉角型青光眼,開角型青光眼等:
(1)急性閉角型青光眼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生,是由於眼內房角突然狹窄或關閉,房水不能及時排出,引起房水漲滿,眼壓急劇升高而造成的。多發於中老年人,40歲以上占90%,女性發病率較高,男女比例為1:4,來勢凶猛,症狀輕劇,發病時前房狹窄或完全關閉,表現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頭痛、視力銳減、眼球堅硬如石、結膜充血、惡心、嘔吐、大便秘結、血壓升高,如得不到及時診治,24~48小時即可完全失明,無光感,此時稱“暴發型青光眼”。
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眼眶以及眼部出現不適,但是也出現沒有症狀表現,但是卻會在前額、耳部、牙齒等部位出現疼痛現象。而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一般是因為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反複發作所導致的。
(2)慢性閉角型青光眼
發病年齡30歲以上。此型發作一般都有明顯的誘因,如情緒激動、視疲勞、用眼及用腦過度、長期失眠、習慣性便秘、婦女在經期,或局部、全身用藥不當等均可誘發,表現為眼部幹澀、疲勞不適、脹痛、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虹視、頭昏痛、失眠、血壓升高,休息後可緩解。
有的患者無任何症狀即可失明,檢查時眼壓可正常或波動,或不太高,20~30mmhg,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誤診。如此反複發作,前房角一旦粘連關閉,即可形成暴發型青光眼。
早期症狀
①經常感覺眼睛疲勞不適。
②眼睛常常酸脹,休息之後就會有所緩解。
③視物模糊、近視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④眼睛經常感覺幹澀。
(3)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症狀,有的直至失明也無不適感,發作時前房角開放。
3.繼發性青光眼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屬此類,病因頗複雜,種類繁多,現僅簡述最常見的幾種繼發性青光眼:
(1)屈光不正繼發青光眼
由於屈光係統調節失常,睫狀肌功能紊亂,房水分泌失衡,加之虹膜根部壓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壓升高,此類患者的臨床特點是自覺視疲勞症狀或無明顯不適,戴眼鏡無法矯正視力,易誤診。
(2)角膜、結膜、葡萄膜炎等繼發青光眼
眼內炎症引起房水混濁,睫狀肌、虹膜、角膜水腫,房角變淺或瞳孔粘連,小梁網阻塞,房水無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壓升高。
(3)白內障繼發青光眼
晶體混濁在發展過程中水腫膨大,或易位導致前房相對狹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壓升高,一旦白內障術後,很快視神經萎縮而失明。
(4)外傷性青光眼
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斷離,或前房積血,玻璃體積血,視網膜震蕩,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徑受阻,繼發青光眼視神經萎縮。
4.混合型青光眼
兩種以上原發性青光眼同時存在,臨床症狀同各型合並型。
飲食護理要點
宜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品;一次飲水不宜超過300ml,以免引發眼壓升高。
l、肝氣鬱結
宜食疏肝解鬱之品,如養麥、粳米、豆製品、蘿卜、甘藍、柑橘、獼猴桃等。
2、肝經風熱
宜食祛風清熱之品,如菊花、金銀花、竹葉、苦瓜、絲瓜、扁豆、芹菜、瘦肉等。
青光眼的症狀
3、肝膽火盛
宜食清熱瀉火,降逆明目之品,如苦瓜、絲瓜、綠豆、荷葉、馬齒莧等。
4、痰濕中阻
宜食溫中降逆之品,如陳皮、生薑、月季花、羊肉、狗肉、粟米等。
看完小編講解青光眼的症狀後,你明白了嗎?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多了解我們收集的其他生活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