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不等於理解,女性如何高效記憶(2)
理解為什麼這麼重要,理解又意味著什麼?試想一下為什麼人們常說有多少個讀者就有多少個哈姆雷特?這不是因為這本書邏輯混亂,而是說這本書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層次和角度,所以當不同的讀者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的個人經曆將其中的一個角度和層次突出從而形成具有個人意義的獨特理解。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是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因為這一切不僅基於客觀世界本身的樣子,還基於我們根據自身的主觀經曆所做出的解讀。
而理解就是具有個人意義的思考和解讀。它不僅僅意味著信息的大量的輸入,同時也是對輸入的信息所做出的思考,判斷之後的選擇吸收。如果我們想要在閱讀的時候充分的獲取和利用我們所接受到的信息,我們同樣需要對此進行個人意義上的思考和解讀。
當然,根據不同類型的書籍,閱讀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比如當我們在閱讀一本和女性相關的小說的時候,通過對這個故事的閱讀我們應該不僅僅將其當做作者所構想的或者收集的與自身無關的故事,而是將其和自身作為女性的已有經曆或者可能會有的經曆相互聯係起來。
我曾經在讀一位名叫茨威格的奧地利作家的小說的時候被深深的觸動過。其中在一篇小說中有這樣的描述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它講的是兩個小女孩發現她們所熱愛的女家庭教師情緒異樣並且一起不斷探究的過程。當這兩個小女孩發現自己的家庭教師因為意外身孕並且被拋棄歎息和哭泣的時候,作者寫道這兩個小女孩並不知道她們所歎息的可能正是她們自己的命運。
這個故事本身可能並不引人注目,一個年輕的單身女性愛上一位男性並且意外懷孕,最後遭到拋棄。而當這個故事通過這兩個小女孩的眼睛看到、發現並且憤怒、感慨的時候,它所包含的女性意味則更加濃重,因為這兩個小女孩今日所歎息的可能就是她們未來的經曆和命運,而她們在當時卻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作為讀者的我們呢?如果我們僅僅將其當做一個放蕩的女性或者一個渣男的微不足道的情感經曆帶給我們的生活消遣的話,我們還隻是在單純的獲取信息的層麵上。而當我們將其和自己,和那些我們所知道的有血有肉的人聯係起來,這些故事,這些人生的金玉良言則可能成為我們的長期記憶,在關鍵的時候能夠被提取被應用,給予我們警戒並且保護我們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