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腸道病高發 注意防止 病從口入

腹瀉不要憑經驗吃藥
夏季很容易患腹瀉,一些患者不夠重視往往憑經驗自己找藥吃。然而如果患了感染性腹瀉得不到及時治療,後果會很嚴重。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的一組急性腸道傳染病,其流行麵廣,發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疾病。 症狀主要為腹瀉,大便每日超過3次,糞便的性狀異常,可為稀便、水樣便、黏液便、膿血便。有的伴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病情嚴重者,會大量丟失水分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傷寒治療不及時有隱患
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甲、乙丙沙門氏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壯年,好發於夏秋季。病人和帶菌者的大小便中帶有傷寒杆菌,通過水以及食物、手、蒼蠅等經口傳染給健康人。本文來自東方女性網m.vgf-online.com
病人和帶菌者都是傳染源,主要傳播途徑是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傳播。平均潛伏期是12~14天,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食欲減退、腹脹、便秘和輕度腹瀉。傷寒、副傷寒治療不徹底或不及時,容易形成慢性帶菌,成為潛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