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什麼,吃美味的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為315度,我國農村習慣以節氣劃分四季,以“立春”表示天文春季的開始。氣候學常以氣溫穩定升至10℃,作為春季的開始,常年我省春季始期為3月下旬後期~4月上旬,因此,一般在“立春”節氣後2個月左右才會迎來真正春天。
立春吃什麼
北方的立春
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麵,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裏分格碼放熏大肚、鬆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裏吃。
立春吃什麼
春卷是用幹麵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它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 據晉周處《風土記》載:“元旦造五辛盤”,就是將五種辛葷的蔬菜,供人們在春日食用,故又稱為“春盤”。唐時,其內容有了發展變化,《四時寶鏡》稱:“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
立春吃春餅的傳說
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春餅來曆故事:相傳宋朝年間,一個書生名叫陳皓,有一位賢慧的妻子叫阿玉,兩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陳皓專心致誌讀書,但常忘記了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做春餅這個辦法,春餅既能當飯,又能當菜。陳皓邊讀書
吃春餅,餐餐吃得香,讀書的勁頭更足了邊。
不久,陳皓赴京趕考,阿玉又製作春餅並用油炸,給丈夫當幹糧。結果,陳皓得中狀元,高興得把妻子做的春餅幹糧,送給考官品嚐。考官一吃,讚不絕口,頓時寫詩作文,稱之為“春卷”。從此,春卷名聲大振,傳到民間各家各戶,形成家家戶戶都吃春卷的風俗。後來,春卷競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進貢的上等禮品,被雅稱為“玉餅”;皇帝賜食群臣,稱“玉餅瓊肴”,寓意迎春、咬春、祝福。
立春吃什麼,上述內容就是關於立春吃什麼的見解,生活經驗是我們不斷累積而來的,如果你缺乏生活常識就收藏我們網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