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保健常識 做好這幾點活百歲不癡呆

編輯:東方女性2017-06-24 11:50保健百科
字體:
瀏覽:232次
文章簡介:人一生中最無能為力的事情就是看著自己一點點老去,健康長壽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人們往往都想長命百歲,但更想在百歲時依然身體強健,頭腦靈活。那麼,中老年保健常識有哪些呢?做好這幾點活百歲不癡呆...
中老年保健常識 做好這幾點活百歲不癡呆

  中老年保健常識

  1.常沐浴 沐浴有多種,溫泉浴、日光浴、清水浴、空氣浴、沙子浴、泥土浴等。可根據條件與身體狀況選擇與應用。

  2.常洗腳 每晚臨睡前用適度的熱水洗腳,是保健的秘訣之一。洗腳後按摩湧泉穴30餘次,有利於睡眠與保健,冬季更是大有裨益。

  3. 常養氣 要做到主動養精氣,應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遇事不怒,思想寬廣,飲食有節,起居正常,勞逸結合,鍛煉至上,增強抵抗力。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是健康之根本。

  4. 常養精 腎虛者易患腰痛、膝軟、頭暈、耳鳴、失眠、心悸、牙動、精神不振、生殖功能早衰等病狀。隻有采用“養精、保腎、節欲”措施,才能治療上述病症,達到健康長壽。

中老年保健常識 做好這幾點活百歲不癡呆

  5.講營養 營養是生命的物質基礎,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缺一不可。藥食並養,以食為主;葷素兼備,以素為主。

  6.講衛生 飲食要謹慎,蔬菜水果要洗淨;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刷牙;鍋碗筷勺等餐具要清潔、消毒;平時衣著及居住環境應幹淨衛生。

  7.常歡笑 笑時胸部、肺部擴張,呼吸增強;笑在肚裏,產生胃液,幫助消化,增進食欲,促進代謝;笑在全身,興奮整體,睡眠香甜,精神振奮,心胸開闊,工作起勁。笑是一門學問,常笑、微笑、大笑都能有效的治療人們的神經衰弱、抑鬱症等精神性疾病。但笑也一定要有度,尤其是患者有高血壓、心髒病、心肌梗死等病者,不可以大笑,隻能微笑。

  8.常養神 神指心力、心勁。神是身體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八小時工作要專心至致,其餘時間與雙休日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寄情趣於一技之長,以樂促健康。

  9.常梳頭 每日至少要梳頭兩次,每次60餘梳,可明目、清腦、祛風、活血,增進腎功能,防脫發,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經常堅持必然受益。

中老年保健常識 做好這幾點活百歲不癡呆

  10.常擦麵 每次洗臉後,用雙手擦麵部10餘次,按摩與刺激麵部的穴位。能促進麵部血液循環,振奮精神。

  11.常運目 長時間用眼睛後,要先遙轉眼球,再閉目靜養,視力特別明亮。方法是:眼球從左而上,從右而下,往返調整10餘次,使眼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運動與調節。

  12.常按耳 按摩雙耳能補腎、健腦、防耳聾。方法是用雙手按摩耳輪,不拘次數,以發熱為度。耳部有五髒六腑對應的穴位,稱之為耳穴,常按摩耳部能起到刺激耳穴的良好作用。

  13.常叩齒 每日早晨叩齒30餘次,能生津、健齒,食之有味。方法是上下牙齒叩響,能促進口腔唾液腺體的分泌;津液咽下有利於健康。

  14.常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如不經常運動,肌肉、關節就會萎縮。方法是腰常伸、腹常收、肢常搖,經常做體操,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與腦力勞動。

  15.常歡心 緊張、焦慮、恐懼是健康的大敵。中醫要求做到“精神內守,不可七情太過”。對於各種不良的刺激要沉著應對,冷靜處理,化險為夷。古人說得好: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孔子也說:“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中老年保健常識 做好這幾點活百歲不癡呆